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佳轶
早上6点起床,通勤路上完成化妆,8点准时开工,一直拍到晚上太阳落山,是00后裴佳美从6月进入秋冬拍摄季后雷打不动的时间表。
8月5日,37℃的杭州,穿短袖都嫌热。
在转塘的银佧艺术空间,模特裴佳美穿白色羽绒服,内搭针织衫、毛呢半裙,脚蹬及膝长皮靴,一身严实的深冬行头。
这一天,她的目标是完成60款秋冬款的拍摄。
“图片种草程度直接影响衣服的销量,商家都会提前半年准备产品图。”正在“雪”景里拍摄的裴佳美说。
作为电商之都,她所在的这座城市拥有四季青服装街区这样大型的批发市场,同时靠近海宁皮革、平湖羽绒服等知名产地。这里聚集了大量服装工厂、批发档口和做电商的卖家。
为了抢占市场,商家必须早早准备好新款的图片和视频,“等天冷了才开始拍,来不及上新货”。
所以,当大多数人在过夏天时,模特裴佳美们已经在户外或摄影棚,提前“上演”秋冬时尚。
一天拍七八十套
汗水常常辣眼睛
上午10点,刚拍完羽绒服的裴佳美一手换掉长靴,一手在五层置物架上翻找帽子、眼镜、包包等用于搭配。
“给客户的每一套图都是精搭,每次换款全身都得重新搭。”拥有9年模特经验的她,动作麻利。不到三分钟,就换好了下一套造型。
鹅绒、真皮、水貂毛,这套更热!
选定场景,拍摄开始。抬手、侧身、回眸,镜头前裴佳美保持微笑,姿势切换自如。
“汗流进眼,辣得睁不开,太经常了。”她只能忍着,如果不小心中暑就喝瓶藿香正气水休息一会。
她正在拍的衣服是双面穿的,拍完绒面还得套上皮面再拍一遍。“双面拍的时间长,其他衣服3分钟就能搞定。”裴佳美拍摄时一分钟能变换近百个动作。
拍摄间隙吃个雪糕。记者 杨晓轩 摄
记者在的3个多小时,她在2万多平方米的场地内不停穿梭。刚在复古街景拍完米色皮草,转身就到老爷车前拍起了粉色冲锋衣。拍摄手机存下密密麻麻的照片,但当天的进度条才过三分之一。
“最忙的一天要拍七八十套,持续到12月。”用几杆衣服临时搭建的换装间里包裹堆成小山,裴佳美说还压着两百多套没拍,“新的又不断送来。”
临时搭配间里的忙碌和密密麻麻。记者 杨晓轩 摄
上周刚入住新房
她说在杭州“肯干就有机会”
在高强度的运转中,裴佳美并非孤军奋战。
一个小型团队需要模特、摄影师、业务员的配合。
模特负责穿搭、摆拍和选图,摄影师负责摄影、修图,业务员会根据模特风格把她们的模卡对接给相应的客户。
裴佳美手上长期找她拍摄的客户有五六十家。
这“耐造,能吃苦”是这位老家河南的姑娘对自己的评价。
“拍佳美的摄影师有两位,分上午和下午两班倒,我们至少还能穿短袖,佳美换衣服的时候喘口气,她真的是一刻也不停。”摄影师有点心疼眼前这位“耐造”的伙伴。长时间的阳光直射,他的后背几乎被汗水浸透。要在镜头里呈现服装的质感与细节就得不断变换角度,他时而蹲下身子仰拍,时而弯腰弓背,遇到需要突出整体造型的场景,还要反复移动位置寻找最佳光线。即便这样,他还是举得“佳美比我们还辛苦”。
佳美正在雪景里拍摄羽绒服。记者 杨晓轩 摄
拍摄结束,并不意味着休息,他们要在近万张照片中为每组衣服挑出6张精修图和一段短视频,忙起来就到了第二天凌晨1点多。
一年365天,休息日只有春节和淡季加起来的半个月。
为啥这么拼?
裴佳美笑了,她说工作哪有不辛苦的,要趁年轻多闯闯。毕竟四季青里还有她的海报!
去年,她在杭州买了房,成了“新杭州人”,前几天刚举行了乔迁仪式。
裴佳美是感谢杭州的,这是一个充满了机会的城市,只要肯干就有机会。
2016年,她来杭州的第一份工作是淘宝客服,“第一个月工资2100元,我记得清清楚楚。”后来在四季青做了7年的销售和模特,2年前做起了自由模特,给自己打工。
拼着干的9年,女孩裴佳美靠自己在杭州扎下了根。
“作为商业拍摄基地,秋冬服装上新旺季,会有几十组同时在这里拍摄。夏天造雪景,冬天布绿树,场地里的置景同样会反季节更新。”银佧艺术空间的主理人黄雅丽说,艺术空间里裴佳美这样的年轻模特还有很多,大多都很敬业。
而整个杭州,爱闯爱拼的年轻人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