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苍碧
编 | Jenny
在台风天的阴雨中,上海街头悄然上演了一场城市与时尚的默契对话。法国奢侈品牌LV的巨型邮轮快闪店,在乌云密布的天际下成了风暴中最瞩目的焦点。哪怕风雨如注,也难挡网友“披雨打卡”的热情。这种跨越千里的浪漫较量,让人不禁感叹:巴黎与上海,两座时尚重镇,拼杀在奢侈与繁华中,实属旗鼓相当。
这番“风雨联动”背后,映照出LVMH集团掌门人——贝尔纳·阿尔诺对中国市场的深耕与笃定。他对中国消费者的专注与投入,年年有加,从未懈怠。
但鲜为人知的是,即便贵为世界首富的阿尔诺,也有“求而不得”的高岭之花——那就是法国的“天花板”学府: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简称X理工)。
家族财富换不来的门票:巴黎“清北”
这所在国际排名中低调的名校,在法国本土却拥有如同清华北大的地位,堪称法国精英制造机。而阿尔诺正是这台“精英炼金炉”的一员。
尽管后来坐拥LVMH这个全球奢侈品帝国,阿尔诺的崛起却并非仅靠商业天赋,而是源自X理工所铸就的“理工男思维”。他曾不惜复读一年,放弃已录取的巴黎矿业学院,只为一圆X理工梦,最终于1969年成功跨入这座学术圣殿。
不仅如此,阿尔诺对母校情深意重,多次出席校庆活动,并大力资助科研项目,还立下家规——子女必须考入X理工。
不过,这道门槛的确高不可攀。他的次子亚历山大,即使贵为Tiffany执行副总裁,依旧为考入X理工“受尽煎熬”,最终只得曲线救国,先读矿业学院再转入X理工。而小儿子弗雷德里克则幸运得多,一次通过考试,在校期间还创业赚得“第一桶金”,赢得老爸高度认可,现已执掌瑞士名表TAG Heuer。
可以说,X理工之于阿尔诺家族,不止是荣耀,更是信仰。
法国理工科高教“扫地僧”:光芒藏于低调
为何这所学校能成为法国乃至欧洲最顶尖的学术象征?这就需要先了解法国高等教育的“隐藏设定”。
与英美本科直通名校不同,法国高校系统复杂而精英分流明显。除了普通大学外,还有一类特有的“大学校”(Grandes écoles),主攻工程、管理、政法、商科等领域,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工程师学院体系。
而X理工,就是这些“工程贵族”的王冠明珠。
不同于英美的高曝光度,法国的大学校在QS等国际榜单中表现平平,主要因其教学以法语为主、学术产出不属英语学术圈,导致国际知名度相对较低。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欧洲大陆的强大影响力。
我曾遇过一位新加坡留法毕业生,因学校名“Polytechnique”被误认为是“Polytechnic”(技术学院),回国求职时待遇偏低,直到法籍上司“认亲”才澄清其真实学历。可见法语世界的精英教育,在国际认知传播上,仍有巨大鸿沟。
X理工:理智与荣耀铸造的“炼金炉”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成立于1794年法国大革命后期,原名“公共工程中央学校”,旨在为国家培养数学、工程、军事等方面的骨干人才。作为一所军校背景的工程学院,它不仅提供世界级的理工教育,更以“军官式”训练著称。
入学流程堪称地狱级:法国高考需至少达到17/20分(仅约5%考生可达),随后进入竞争极其激烈的预科班(CPGE)两年,主攻数学、物理等重型课程。最终再通过全国统考择优录取。
每年约5000人报考,最终仅400人录取,录取率不足8%。不仅考学术,体能、心理素质亦是硬指标。X理工更设有军事训练、领导力课程,强调“智识与意志兼备”。
法国学生学费虽全免,还能享国家津贴、免费交通,但要承担军训、服从命令等义务。许多人因适应不了军营纪律或体能压力,宁可放弃报考。
但一旦走出“炼金炉”,他们便能一脚踏进法国乃至欧洲的政商核心圈。X理工毕业生六个月内就业率达100%,平均年薪约5.5万欧元,远超法国平均水平。他们活跃在IT、能源、咨询、银行等领域,亦有不少人继续深造或创业。
从巴黎到硅谷:才华横溢的全球舞台
X理工的“国际范”也越来越强。如今学生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学校推出了全英文授课的本科学位项目,并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加州伯克利、HEC、Sciences Po等校紧密合作,开设双学位与交换项目。
X理工学生第四年可前往海外深造,有人借此踏入硅谷创业圈。例如华裔校友张大卫,赴美交换期间开发出打印手机壳“Prynt”,30天众筹150万美元,未毕业即创业成功,后将公司迁至旧金山。其父母不过是普通工程师,却能将孩子送入X理工和HEC,堪称华人教育逆袭的缩影。
荣耀与争议并存:精英体制的隐痛
但X理工的精英气质也不是没有“副作用”。尽管1972年起招收女生,女性比例至今仍不足16%。其保留的军事化传统和男性文化,也让许多女性望而却步。
2022年,《世界报》调查发现,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校期间经历过性骚扰,军训文化与酗酒派对滋养的“男权气氛”,也引发舆论对其校园文化的反思。
巴黎歌剧院里的荣耀:BAL de l’X盛典
尽管争议不断,X理工仍是法兰西荣耀的象征。每年盛夏,学院在巴黎歌剧院举办年度舞会BAL de l’X,学员穿上拿破仑式军装、佩剑列阵,再现昔日荣光。凡尔赛宫也曾是其特别纪念场地。
这一刻,它不再是战术地图上的坐标,而是理想主义、国家荣誉与科技信仰的象征。正如阿尔诺在校庆所言:“X理工,不属于某类人,而属于所有真正才华横溢的人。”
---
从工程训练到军官礼服,从雨中的LV打卡潮到凡尔赛宫的荣耀之夜,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始终矗立在理性与荣耀的交汇处。它不仅是法国精英的起点,也是全球学术与产业舞台上的“隐秘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