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秋,第一杯秋天的奶茶安排上了吗?
别急,换季的仪式感可不止这一杯奶茶,衣柜里的秋装也该“上新”啦!
要说杭州人买秋装最先想到的地方,那必须是四季青,这里的档口早就悄悄把秋装摆上了C位。
潮新闻记者来到四季青东大楼,替大家扒一扒今年秋天的“时尚密码”。据了解,紫色、绿色、灰色这三个颜色被档口老板们反复提及,应该就是今秋的流行色了吧。
四季青一档口老板表示,一条白色裤子,他们十天补货2500条左右。
款式方面,今年春天火出圈的屁帘裤,秋天居然还在“营业”,夏天大家爱穿的斜肩上衣也没下线,升级了面料,秋天穿既凉快又不会冷,小心机满满。
北方客户居多,
档口迎来新一季忙碌
“坐下来慢慢选,我们秋装新款刚上了一批!”一楼转角,老板娘姣姣一边招呼着来自内蒙古、辽宁的客户,一边扎进新到的包裹。她的店开在常青市场一楼最显眼的位置。店门口的凳子上坐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订购新款秋装的商户。
见习记者 王伊灵 摄
“北方降温快,已经开始盼秋装了。”老板娘姣姣嗓门清亮,中气十足,“秋装刚上这几天,每天光现货就发2000多件,等8月中旬之后,估计销量会更高。” 姣姣做这行已经十几年了,今年目标剑指6000万营业额。
说话间隙,姣姣又被同事叫走。一边要线下招呼客户,一边要在线上更新朋友圈,这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有些客户会在线上选图订货,“我们对图片要求高的,要拍得精致好看,更新频率也要高,一天发200条打底吧,今天还有辽宁的客户找我线上拿货。”
市场里像这样的档口不少。新中洲2楼档口的98年的宣宣是个江西姑娘,主打美拉德色系的工装裤和有配饰点缀的衣服。“我们8月1日就上新了秋装,你看我扩了半间店面,今年目标业绩肯定要翻倍呀!”她轻声细语,眼里却透着劲。店门口坐着配货的小哥告诉记者,店里越是堆得乱七八糟,生意越好。“哪几家地上堆满包裹,说明今年秋装卖得好。”
见习记者 王伊灵 摄
见习记者 王伊灵 摄
不过南方客户大多还没“动静”。店员们告诉记者:“这几天来拿货的多是山东、辽宁的北方商户居多,江浙沪的客户还在等天凉。今年天气太热了,比去年上秋装的时间晚了很多,客户也来得迟些。”
年轻老板各有“招”,
服装理想里缝着野心
四季青的一间间档口里,藏着不少年轻服装人的较劲和野心。
90后江西姑娘小蔡做这行快10年了,从学徒熬到有了自己的工厂和设计师。“必须搞原创,不然卷不过别人。”她拿起一件针织衬衫,“这是我们自己原创设计的款式,只有自己设计生产,拿货价才能压下去,客户才愿意大批下定。”白天盯档口,晚上跟老客户聊需求,琢磨怎么把产品图拍得更吸睛,“我绝对不能摆烂,得一直学新东西,不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见习记者 王伊灵 摄
新杭派的97年安徽姑娘李湘告诉记者,今年店里最火的还是美拉德色系的秋装。第一批货刚上就卖空了,工厂连夜赶工排单,“周一周二是约定俗成的‘拆包日’,跟过节似的,老客户都会在这两天来进货。”以前只管埋头打包干活的她,今年也打算抬头看看路:“我们今年想冲到这层楼前五,每月卖到3万件!”她的底气来自全品类模式——客户拿200件货,80%的款式都能在这儿配齐,“一站式搞定,省得客户跑断腿。”
见习记者 王伊灵 摄
档口里还有更“新”的年轻面孔。2004年的陈万仪刚从服装零售转做批发,小姑娘对服装行业有着满腔热爱和激情,毛遂自荐来到档口工作。
见习记者 王伊灵 摄
“我就是很喜欢服装,以前做零售只是单纯卖衣服,做批发能认识五湖四海的老板,自己打包自己发货,成长更快!”她现在每天跟着看款式、记客户喜好,对标其他同行的爆款,“我还年轻嘛,趁年轻多历练,以后说不定也开个自己的店呢!”她的眼睛里闪着光。
见习记者 王伊灵 摄
潮新闻记者 钱佳能 王静 见习记者 王伊灵 王韵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