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金,一位出生为男性的日本电视名人和“无性别”先锋。_genking_/Instagram
博士 杰弗里森·罗伯逊
人类学与艺术史教授
密歇根大学
我是一名人类学家,曾在日本长大,并且断断续续地在那里生活了 22 年。然而,每次访问东京的原宿区都会让我感到惊讶。在那些时尚意识强烈的年轻人所展示的引人注目的风格中,有一种街头戏剧的感觉,拥挤的小巷成了青少年们展示五彩缤纷、创意十足的服装的 T 台。
精品店中摆满了男女通用的化妆品和美容产品,行人中很难分辨出性别。由于性别化的外表(“女性化”或“男性化”)通常(但并不总是)表示一个人的性别,日本最近的“无性别”时尚风格可能会让一些游客感到困惑——刚刚走过的那个人是女性还是男性?
尽管无性别风格同样吸引着年轻的日本女性和男性,但媒体往往更关注那些化妆、染发、展示中性风格的年轻人。在采访中,这些无性别的男性坚持表示,他们既不是试图冒充女性,也不是(一定意义上)同性恋。
一些记录日本当今无性别外观的人往往将其视为一种当代现象。然而,他们往往会忽略日本历史上性别模糊和性别转换行为的悠久历史。
无性别的性在古代日本,贵族常常追求男欢女爱;他们的性爱故事是古典文学的素材。对他们来说,追求者的生物学性别往往不如目标重要:超凡的美丽。尽管许多武士和征夷大将军主要娶妻是为了繁衍后代和政治联盟,但他们也与年轻的男性情人保持着众多的私情。
直到 19 世纪末现代军队形成后,武士精神中同性行为才被抑制。从 1872 年到 1882 年,男性间的淫行甚至被刑事化。然而,此后日本从未有过禁止同性关系的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最近,日本的性行为并不与性身份挂钩。换句话说,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和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并不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或女同性恋。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艾滋病活动的兴起,性取向在日本才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并被政治化。如今,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每年都会举行同性恋骄傲游行。
在日本,儿童和青少年的同性关系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发展过程中的正常阶段,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从文化角度来看,只有当这种关系干扰婚姻和保持家族血统时,才会受到批评。因此,很多人年轻时会进行同性关系,然后结婚生子。有些人甚至在履行了这些社会义务之后,还会重新开始同性关系。
争议不断的跨性别表演和同性关系一样,易装在日本也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书面记录可追溯到八世纪,其中包括女性装扮成武士的故事。在古代日本,女性冒充男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的是为了拒绝女性角色的限制,有的是为了在男性主导的职业中谋得生计。
1928 年,日本第五大道 Ginza 的“摩登女孩”(moga)们漫步街头。
一个世纪前,“摩登女郎”(moga)是留短发、穿长裤的年轻女性。她们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大多是负面的——尽管艺术家们将她们描绘成时尚偶像。一些人斥责她们是“加尔森”(garuson),这是一种侮辱,暗示她们不女性化且不吸引人。
性别在当时被认为是零和的概念:如果女性变得更加男性化,就意味着男性变得更加女性化。
这些担忧也反映在了戏剧中。例如,全女子的高桥座剧团成立于 1913 年(至今仍非常受欢迎),是一个先锋剧团。女性扮演男性角色,在 20 世纪初引发了关于“男性化”女性演员的激烈辩论(这些辩论一直持续至今),并探讨了这种现象如何影响舞台之外的女性。
然而,今天的无性别男性不仅仅是周末的跨性别装扮者。相反,他们希望打破现有的规范,这些规范要求男性必须以特定的方式着装和表现自己。
他们问道:为什么只有女孩和女性才能穿裙子和连衣裙?为什么只有女性才能涂口红和眼影?如果女性可以穿裤子,为什么男性就不能穿裙子呢?
实际上,“无性别”这个形容词是误导性的,因为这些年轻人并不是无性别的;相反,他们将女性化和男性化都视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穿着的风格。
在这方面,所谓的“无性别”男性有着历史上的对应物: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这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领”男士(haikara)会使用面霜,并随身携带香帕,对他们的西方化形象格外注重。一位评论家——引用了那个时代零和的性别观念——抱怨说:“有些男人在化妆上花费的时间比女人还多。”保守派评论家则因其“非日本”风格而贬斥 haikara 为“女性化”。
在男性气质的另一端是那些穿着木屐(木屐)搭配军校制服的民族主义“原始”男子(bankara)。讽刺的是,就像他们的武士前辈一样,这些阳刚的 bankara 也会进行同性行为,而不同于那些风流的 haikara。
日本的“美少年”今天,性别模糊男(genderless)男团的最大变化可能来源于一系列流行的性别模糊男团。这些男团由 Johnny & Associates 娱乐公司——日本最大的男性艺人经纪公司——打造和推广,包括 SMAP、 Johnny's's West 和 和 Sexy Zone。。。。
Johnny’s West 演唱他们的歌曲《夏日梦想家》。
有一种术语来形容 Johnny & Associates 培养的这类少年:美少年(bishōnen),这个词起源于一个世纪之前,用来描述那些性别和性取向模糊,能够吸引各个年龄段男女的少年。
同样,视觉系是一种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glam-rock 和朋克音乐风格,其特点是 bishōnen(美少年)表演者穿着夸张的、性别模糊的服装和发型。在 21 世纪的新形态——新视觉系中,性别模糊的特点更加突出,这在跨性别流行歌手 Gackt 的多产职业生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拥有广泛的国际粉丝基础。
由于“无性别”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一个更好的说法可能是“多性别”,因为在东京,年轻男性坚持以与传统男性气质相矛盾并超越其范畴的方式来展现和表达自己。在日本漫长的文化历史中,有很多事物是前所未有的。但无性别的男性并不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