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2025届毕业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成功举办了以“翼启未来”为主题的专场发布会。这场于5月15日下午14:30在北京798·751园区第一车间举行的展演,不仅展示了毕业生们的创新设计,更传达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刻对话。
本次发布会以“设计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服饰语言串联起传统文脉与未来想象,展现了毕业生们围绕“非遗活化”、“国潮焕新”、“科技融合”三大主题的创作。学生们运用“丝绸数字拓印”、“动态光影织纹”等创新技术,探索了东方美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多元表达,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与文化自信。
到场的企业代表和嘉宾领导们对展演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作品“既扎根文化根脉,又拥抱技术革新”。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是对设计师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理解与再创造。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在活动中寄语毕业生,强调了“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他指出,苏州这座城市是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交汇点,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牢记校训,勇立行业潮头,让东方美学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艺术学院院长王柯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勉励学子们,强调在苏州这片承载丝路文明与江南锦绣的土地上,传统服饰美学的未来需要他们用心守护。他提到,氅衣上的凤蝶纹样不仅是装饰,更是古人哲思的体现,期待学生们通过现代设计让传统服饰焕发新生,展现中国设计的青春力量。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深耕设计教育六十五年,是中国现代设计学科发展的开拓者与引领者。该院校在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卓越成果,培养出一批批兼具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其设计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连续获得A类学科称号,并成为CUMULUS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成员单位。
在历届时装周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们屡获殊荣,充分体现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的贡献。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院教学成果的认可,更是对“艺科融合+产学研创”教学模式的肯定。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学院不断强化学生从创意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全流程创新能力。
通过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这一国际平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不仅展示了其丰厚的教学成果,更推动了传统文化与时尚产业的对话与融合。学院始终坚持“以艺载道”的使命,将非遗活化、科技融合等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前瞻视野的先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