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中弥漫着一股庄重的气氛,朱龙广那张曾让妖魔都畏惧的慈祥面容,静静地定格在黑白相框里。旁边,依然摆放着一张来自大雷音寺宝座的经典剧照——金光闪耀,令人仰视。
当消息最终被确认的那一刻,网友们瞬间爆炸了:“佛祖也终究没能留住自己”“他走了,我童年里对神佛的印象也随之消逝!”六小龄童的追悼文字,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心中的共鸣:“朱老师塑造的如来形象,真的是无法替代的。”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佛祖的形象,差点就在最初便夭折了。
1985年,化妆师王希钟第一次为朱龙广尝试化如来妆时,他发现朱龙广的浓眉大眼和英俊面容并不符合佛祖的威严气质。就在这个妆容几乎被否定的时刻,灵感突然涌现,王希钟用棉花在朱龙广两腮下方制造出丰润的脸庞效果,再搭配金色的衣袍,顿时让整个“如来”形象沉稳、睿智、充满威严。杨洁导演审视了一会儿,轻轻点头道:“好!”从那一刻起,朱龙广仿佛化身为佛陀,每一次拍摄间隙,他依旧维持着那份从容和气质。
记得有个年轻演员在片场开玩笑,偷偷想捣乱,却在朱龙广那双似乎洞悉世事的“佛眼”注视下瞬间愣住,突然心生怯意。那一刻,他彻底忘记了眼前的只是一个演员,而非真正的佛祖。
然而,世人知晓的却只是那九霄云外的如来形象,少有人知道他在战火中的英勇。
在“佛祖”登基之前,朱龙广早已在《地道战》中,化身为手持盒子炮,怒视敌人的高传宝。为了塑造这个抗日农民英雄的角色,朱龙广在片中为了真实感,不辞辛劳地在田间劳作学习种高粱。那句“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经典口号,便是在他多次尝试后,用充满愤怒与沙哑的声音喊出。
八十年代,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在全国火遍大江南北,朱龙广塑造的佟伯达父亲形象,温情满满。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透露着朴实无华的亲切感,甚至他那句“闺女,跟爹回家吧”的台词,也因其深厚的生活底蕴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姚晨在回忆朱龙广时,笑称他总是在拍戏时精神焕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而在《西游记》的拍摄过程中,朱龙广更是默默地承担起了“导演助理”的责任,常常在片场协助调度,帮助演员们就位,分担杨洁导演的繁杂琐事。一位龙套演员感慨:“有朱老师在,现场就安稳得多,大家心里也有了底。”
然而,成为“佛祖”这一角色的光环,虽然让朱龙广一举成名,却也渐渐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桎梏。
有一次,狂热的粉丝跪在他面前,虔诚地拜倒,他赶紧扶起他们,恳切地解释:“我只是在演一个角色,真的不值得这样。”后来,在人群中听到有人大喊“如来佛祖来了”,他只能苦笑着回应。
在一次访谈中,朱龙广半开玩笑、半带无奈地说道:“这些年,多少人冲着‘如来佛祖’的照片磕头、烧香、许愿,可那钱全是庙里的,跟我没关系!”他话语中的职业自持和豁达精神,令人感动。
随着年岁渐长,朱龙广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他对艺术的执着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九十年代后,尽管戏约逐渐减少,但只要触碰到剧本,他的眼睛依旧会闪耀光芒。他曾对家人说道:“我还想再上舞台……在角色中度过一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仍会去剧社指点年轻演员,将自己毕生的经验与领悟倾囊相授。
晚年时,朱龙广居住在养老院,他喜欢和人谈论电视剧中的角色。当他看到屏幕上再次出现如来形象时,总会仔细审视演员们的手势是否准确。有一次,他看着屏幕不满地说:“‘如来’手印做反了!现在的剧,太不注意细节了!”这一幕让旁人既忍俊不禁,又不禁感慨他对职业的深沉热爱。
六小龄童在悼念朱龙广时称他塑造的如来是“艺术的巅峰”;作曲家许镜清也难忘他那醇厚、神圣的佛祖之音,每当朱龙广念白时,整个《西游记》的片场都会弥漫着一种神圣的气场。
朱龙广虽已离世,但他为几代人留下的记忆,将永远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