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四环外的创意园区,夏日的气息充盈着空气,我遇见了王真儿。她穿着简约的条纹衬衫、牛仔裤👖和一双平底鞋🥿,淡妆打理下的她看起来没有任何明星️的架子。此时此刻,三天前还在《南京照相馆》中饰演“赵宜芳”的她,正安静地坐在我面前,完全没有距离感。
一开始的采访,她斜靠在沙发的扶手上,目光沉静而专注。她的回答简洁、直接、没有冗余。每当我抛出一个问题,王真儿都会先低下头稍作思考,然后不急不缓地把自己的思绪表达出来。一个小时的对话中,她没有丝毫回望过去的情绪。她坚信,“人的生命一直在流动,过去的事情无需过多留恋”。这份不拘泥于过去的心态,贯穿了她整个访谈的基调。
自出道17年,王真儿的名字对大众而言常常伴随着“戏红人不红”的标签。她的面孔为人熟知,但许多人却未必能叫出她的名字。从《武媚娘传奇》中的春盈到《记忆大师》中的李慧兰,再到《上海女子图鉴》里的罗海燕,她塑造的角色一个个深刻且独特。如今,王真儿在《南京照相馆》中扮演赵宜芳,这个在战争硝烟中竭力守护家庭的母亲角色,令她又一次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她对自己演绎角色的态度非常淡然:“能够让观众记住角色本身,我觉得就已经是一种成功。”就像她说的,尽管外界的焦点聚焦在她的角色上,但她对于名利的看法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王真儿一直力求让自己在每一部作品中彻底“融入角色”。在她参与的《南京照相馆》里,她首次用家乡的徐州话演绎角色。徐州话带着北方方言的直率与冲劲,但在她的口中,却展现出意外的温婉与力量。尤其是一场剪发戏,赵宜芳为了避免被日军发现,剪去长发。当剪刀落下的瞬间,王真儿意识到,这不仅是角色的转折点,也是她个人与角色间深深的情感交织。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王真儿总是以一种极致的方式去理解每个角色。在《无证之罪》里,为了诠释刑警队长林奇,她苦练东北话,和警察朋友们吃饭聊天,仔细观察他们的日常。在《完美伴侣》中饰演离婚女性♀️时,她专门研究了大量关于离婚女性♀️的书籍,最终献上了一段教科书式的哭戏。
2018年,王真儿参演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集《上海女子图鉴》,饰演小镇女孩罗海燕,经历了从都市白领到企业高管的蜕变。这次,她不仅通过职业装塑造了角色的外貌,更将自己内心的成长与变化融入其中。也正因为如此,她收获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演艺事业步入新的高峰。
而《记忆大师》中的李慧兰,是王真儿最具挑战性的角色之一。为了一场摔下楼梯的戏,她几乎用尽了全力,摔到头骨剧痛,差点轻度脑震荡。那三天的拍摄,让她几乎崩溃,泪水早已哭干,甚至没有力气吃饭。正是这份全情投入,使得李慧兰这一形象深刻且令人心痛。
《南京照相馆》上映后,观众渐渐发现,这位朴实无华的“妈妈”竟然是王真儿饰演的。她的演技被称为“真实朴素、不着痕迹”,这又一次证明了她能够真正成为角色的一部分。
王真儿的心态一直非常实用和务实。“每一步都是通过实战锤炼出来的。”她自己也笑称,自己的成长之路全凭“实战”积累。在她看来,演员🎭️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早期,她和很多人一样面临着种种挑战。回想起2008年刚出道时,她住在北京胡同里的简陋合租房,尽管没有资源,也没有强大的后台,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道路。面对一次次的拒绝,她从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2013年,王真儿凭借在《合伙人》中的角色入围了百花奖最佳女配角,但导演陈可辛曾提醒她,“你这张脸在大陆市场不太吃香”,但随后的话却深深触动了她:“真正的好演员🎭️是懂得感受生活的,气质和阅历是别人无法模仿的。”这句话,王真儿始终牢记在心。
多年来,王真儿未曾改变自己原本的样子,她没有去迎合市场的审美,而是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在她看来,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有意义,每一次跌倒、再站起来,都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对于过去,王真儿并不回望太多。她说:“我不愿去探讨过去的事情,它的意义在哪里我自己都不清楚。”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是专注于当下与未来,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某件事,生活才能简单、轻松。
如今,王真儿已经成为了更真实、平和的自己。她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简单。她的社交媒体里,记录着她远离喧嚣的生活,晒着自己打理的小院儿,穿着简单的灰色T恤👕,偶尔晒晒黄瓜和小花,分享她的生活点滴。正如她所说:“想明白了要做什么,事儿就简单了,不纠结、不焦虑。”
王真儿一直记得导演在她拍完《孔雀蓝》后对她说的话:“做一个真诚的人,这会影响你未来的路。”这句话,成为了她一路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