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人物试图摆脱既有形象时,舆论往往先给予冷嘲热讽,再送上掌声。回顾2006年,年仅19岁的刘亦菲在戛纳红毯上身穿香奈儿古董蕾丝裤,搭配Jimmy Choo的鱼嘴高跟鞋,意图打破自己“神仙姐姐”的固定形象,结果却遭到全网的狂潮嘲讽,指责她穿着一身“廉价睡衣”。然而,仅仅三天后,这套造型的代购价格却被炒到了五倍。这场戏剧性的落差,不仅反映了娱乐圈二十年来未曾改变的双标现象:一方面希望明星勇于变革,另一方面却不给他们试错的机会。事实证明,那些真正前卫的时尚造型,往往自带被骂的属性。
提到那条被群嘲像是秋裤外穿的蕾丝裤,它实际上是香奈儿1993年春夏季高定系列中的先锋之作,运用了至今无人能复制的银线刺绣工艺。而那双12cm锥形跟的鱼嘴鞋,亦比后来的驴蹄鞋提前十年挑战了人体工学的极限。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为这条裤子花80欧元的造型师,如今同款在古董市场的估价已超过2万欧元。这种真香定律在时尚史上屡见不鲜:曾经因比安卡·贾格尔穿西装结婚而被骂为“男人婆”的风格,时隔二十年却被誉为中性风的开创者;而2015年蔡依林因穿“卫生巾”形状的礼服而被全网调侃,如今类似的设计却在Met Gala红毯上大受欢迎。
当今饭圈文化让审美判断愈加极端。曾几何时,刘亦菲饰演的小龙女遭受恶评,如今这种道德绑架与当前对改编作品的批评如出一辙。有趣的是,在刘亦菲的这套造型曝光后,淘宝上关于蕾丝单品的搜索量猛增300%,但商家们在宣传时却一致避谈其“睡衣外穿”的争议。这种一方面想借势热点,另一方面又想建立良好形象的营销策略,完美地复制了舆论对明星的苛刻要求——你可以尝试创新,但必须立刻见效。
如今,看到刘亦菲被誉为时尚先锋,未免让人感到些许滑稽,那些曾经对她冷嘲热讽的人,仿佛集体选择遗忘。当年那条博物馆级别的蕾丝裤,无疑证明了真正的突破性造型是不会被时间打脸的。在这个过去二十年未曾变化的内娱环境中,似乎总是给创新者办葬礼,待他们成功后才补办追悼会。下次再看到明星穿上奇异的服装时,不妨先别急于批评,或许十年后,你所购买的仿制款会比他们穿的还要夸张。最终,时尚界和网友们之间不过是在演绎同一种真香循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敢于承认自己曾经看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