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涂彦平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柴文静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中国人对此心领神会,但看得懂中文《七步诗》的马斯克却不一定懂。硅谷钢铁侠闯江湖靠的从来不是人情世故,而是打打杀杀。
如果将马斯克正面对线过的人列一份名单,它一定比特斯拉餐厅的菜单还要长。最醒目的几位,如特朗普、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最近比较显眼的一个则是山姆·奥特曼。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的恩怨在2015年OpenAI成立时就埋下了。
以两人为主角🎭️的硅谷“权力的游戏”已经连更8年,现在,冲突更激烈的剧情来了。
01
暗战一触即发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12日一篇报道透露,OpenAI正在洽谈投资一家脑部植入技术初创公司Merge Labs。
这家新创公司估值为8.5亿美元💵,拟筹集2.5亿美元💵资金,其中大部分资金预计将来自OpenAI的风险投资团队。
奥特曼鼓励这项投资,并将与亚历克斯•布拉尼亚(Alex Blania)一道推动项目启动。布拉尼亚是数字身份识别项目Worldcoin的负责人。Worldcoin意在通过虹膜扫描生成数字身份创建一个全球性的数字身份和金融网络。奥特曼也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办人。
虽然奥特曼不会在这个脑机接口新项目中担任日常管理职务,但将联合创办该公司,而且毫无疑问将成为灵魂人物。
Merge Labs致力于开发脑机接口植入物,将与马斯克旗下已进行多轮人体试验的Neuralink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这当然不是奥特曼为了让马斯克不快的心血来潮,而是他对人机共融的兴趣使然。
早在2017年的一篇博文中,奥特曼就撰文探讨人类与机器的融合。“融合可以有许多形式:我们可以将电极植入大脑,或者我们都可以与聊天机器人成为非常亲密的朋友。但我认为,融合可能是我们最好的情景。”
今年6月,他又写道:“我们今天甚至难以想象到2035年我们将取得哪些发现;或许我们会在解决高能物理学问题一年后,紧接着就在次年启动太空殖民计划;又或许我们会在取得重大材料科学突破后,次年就实现真正的高带宽脑机接口技术。”
仅仅两个月后,奥特曼就下场进入脑机接口领域了。
而成立于2016年的Neuralink在脑机接口领域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2024年1月,人类首次接受脑机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同年3月,Neuralink披露,首位脑机芯片植入受试者——一位四肢瘫痪的男子,已经能够通过意念玩游戏和在线国际象棋。
截至2025年7月,已经有9位患者接受了Neuralink芯片植入。
今年6月,Neuralink宣布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此轮融资推动该公司估值飙升至90亿美元💵。
Merge Labs横空出世之后,奥特曼与马斯克在脑机接口领域又将如何缠斗,应该少不了看点。
02
口水战说打就打
脑机接口这场暗战尚未全面铺开,马斯克和奥特曼的一场公开冲突已率先爆发。
8月12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连续发帖,炮轰苹果公司,指责其App Store存在系统性偏袒行为。
“为何当X是全球排名第1的新闻应用,而Grok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5时,你仍拒绝将X或Grok纳入你的‘必装’应用列表?你在玩政治吗?凭什么?好奇的人们想知道。”
当时的数据显示:ChatGPT稳居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榜首位,而Grok排名第5,X 则位列第 32 位。
马斯克直言:“苹果公司的行为使得除OpenAI之外的任何AI公司都无法在App Store登顶,这毫无疑问是违反了反垄断法!”
他宣布旗下的xAI将“立即采取法律行动”。
不过,在马斯克愤怒的帖子下,有读者补充了更多的信息,间接打脸马斯克对苹果的指控——中国AI应用DeepSeek曾在2025年1月登上App Store榜首,而Perplexity也在今年7月印度App Store中登顶。而且,这些都发生在OpenAI和苹果宣布合作之后。
奥特曼也毫不示弱,迅速反击,在X上回应道:“考虑到我听说埃隆如何操纵X来为自己和自己的公司谋利,同时损害竞争对手和他不喜欢的人,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指控。”
他还追问马斯克:你敢不敢签署一份正式的宣誓书,保证你从未修改X的算法来偏袒自己或打压别人?他说:“如果是这样,我就道歉。”
马斯克的回应很巧妙:“你的垃圾帖子获得了300万次流量,你这个骗子,比我的很多帖子都多,而我的粉丝是你的50倍!”这种说辞是在表明自己并没有操纵算法。
8月13日,苹果公司针对此事作出回应,坚决否认垄断指控。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App Store通过排行榜、算法推荐以及由专家团队根据客观标准精选的推荐列表等机制,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平、开放且无偏见的数字生态系统,这些措施均基于客观、透明的标准执行。
Grok和ChatGPT谁更胜一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公开撕扯,流量的好处,两个人都得到了。
03
分歧的源头
马斯克和奥特曼,两位硅谷精英,其实也曾有过蜜月期。
2015年12月,马斯克、奥特曼等人共同创办OpenAI。但在2018年2月,因为理念不合,马斯克选择离开。
随着马斯克的退出,以及大模型对资金超乎预期的需求,2019年3月,OpenAI从非营利性转变为营利性,公司结构转向混合型:由营利性公司OpenAI LP及非营利性母公司OpenAI Inc组成。
当年,OpenAI接受了微软10亿美元💵注资。微软的加持直接加速了OpenAI的大模型开发。
2025年,马斯克开始对OpenAI颇有微辞,认为其走向了“开放”的对立面,“OpenAI基本上被微软控制了”。
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这一爆款产品。仅仅8个月之后,马斯克就成立了xAI,目标直指OpenAI。
2024年2月,马斯克对OpenAI及奥特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提起诉讼,指责这家公司背离了其构建负责任人工智能的初衷,违反了合同。
随即,OpenAI对指控进行反击,指出马斯克当年其实支持OpenAI建立盈利为目标的组织结构,还曾试图将OpenAI与特斯拉合并、获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
2025年2月,马斯克和相关投资者出价974亿美元💵希望收购OpenAI所有非营利资产。奥特曼反手来了一句:“不了,我谢谢你。我们愿意97.4亿美元💵收购Twitter。”
两人分道扬镳之后,各自建立了AI帝国:奥特曼领导OpenAI,推出ChatGPT并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马斯克创立xAI,开发聊天机器人Grok。
按说应该井水不犯河水,但陈年旧账硬是被他们整成一出大戏。据说,双方的诉讼案定于2026年3月开庭。
04
AI路线控制权的争夺
从OpenAI控制权之争,到xAI与OpenAI的市场对垒,再到如今脑机接口领域Merge Labs与Neuralink的较量,马斯克与奥特曼的战线在不断拉长。
8月13日,有好事者就马斯克和奥特曼的最新争议问Grok:他们谁说得对?
Grok回答:“根据已验证的证据,山姆·奥特曼是正确的。马斯克关于苹果的反垄断指控,因DeepSeek和Perplexity等应用程序在2025年的崛起而受到削弱。相反,根据2023年的报告,马斯克有通过调整X算法来推广其帖子和偏袒其利益的历史。”
对于Grok的回答,ChatGPT转发并评论:“干得好,机器人。”
马斯克不甘示弱,很快转发了另一个帖子——有网友问ChatGPT5 Pro、Grok、Gemini三个大模型同一个问题:山姆·奥特曼和埃隆·马斯克,谁更值得信任?答案出奇地一致:埃隆·马斯克。
各家的AI都选择背刺自己的主人,这让事情变得好玩起来。但也让人们认识到:所谓AI的立场和价值观,其实是漂浮的,经不起严肃的推敲。
奥特曼生于1985年,比马斯克小14岁。两位硅谷精英的矛盾不是简单的私人恩怨,背后既有商业利益的根本对立,也有AI价值观的明显分歧,本质上是对AI发展路线控制权的争夺。
这段恩怨好比“乔布斯vs盖茨”的2.0版本,但区别在于1980年代的战场是PC操作系统,2025年代的战场已经是AI大模型以及人机融合的终极接口。
昔日同侪,今日冤家。两人的恩怨远远未完,下一次开庭或下一次发布会,都有可能激起新的水花。
无论硅谷双雄之争最终会走向何方,人机互联共融的时代都已加速到来。
马斯克与奥特曼的恩怨,是否最终会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AI进化流派,导致更大的AI价值观的分野,进而对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这将是这场“权力的游戏”的最大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