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茶店子街道的一处陈旧小区,静默无声地矗立着一面特立独行的“网红墙”。这并非是世俗意义上的华美墙面,而是张靓颖旧居楼道的坚守者,缘于一群粉丝们深情涌动的涂鸦。透过那字字句句的告白,我们似乎能够触及到一种独特的情感:“张靓颖爱你十年”、“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这样的话语如同一层层纸张,叠加在墙面上,蔚为壮观。邻里的社区工作者无奈地叹息:“刷了又写,写了又刷,仿佛这场较量从未有尽头。”
自2005年张靓颖因《超级女声》一夜成名后,这个早已无人居住的古老建筑便蜕变为无数忠实粉丝朝圣的殿堂。社区的管理者们痛心地诉说:“经过多次刷漆,刚刚恢复如初,次日晨却又满是涂鸦。”由于老旧小区经费捉襟见肘,缺乏人员执守,涂鸦现象便如潮水般持续,令治理陷入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竟有一些未成年粉丝跨省而来,仅为那一刻的打卡。社区为了保证这一行为不致引发更大麻烦,甚至不得不帮忙联系返程。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涂鸦汹涌如潮,周围的居民却显得相当淡定。一位女邻居轻描淡写地表示:“他们留下言语便离开,倒也不吵闹,无碍日常生活。”门卫也默默附和:“每天来几个,悄然打卡后便消失。”甚至有居民调侃道:“四川之人肚量广阔,小区里有个明星️也算不错。”还有人半开玩笑地提议:“不如在附近开个周边商店,或许能带动经济。”
时光荏苒,直到2016年,张靓颖在微博上曾向粉丝呼吁:“今后请在不打扰他人的地方留言。”她甚至承诺会将粉丝的留言拍照保存。然而,随着她近年来忙于全球巡演,这一倡议逐渐被遗忘。虽然粉丝们表面上声明“会帮邻居清理垃圾”,但涂鸦的热情却未见消退。
这场持续了近两十年的“涂鸦之战”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同的声音。一部分粉丝认为,这是浓烈的情感表达,并没有扰乱他人生活,甚至自诩“十分守规矩”。然则,批评者却指出,涂鸦本质上是一种无序的行为,破坏公共环境,长远来看对居民生活甚至会造成影响。然而,亲身探访后我们发现,涂鸦的干扰确实有限,更多的是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
社区每半年到一年便要对墙面进行一次粉刷,然而涂鸦的循环反复让治理措施始终处于被动。有专家提出,或许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粉丝留言区”,既能满足粉丝表达情感的需求,同时又能保护公共环境。然而,无论如何,这场冗长的“涂鸦斗争”,折射出的不仅是粉丝的热情,更是一道关乎“公共空间与追星文化如何共存”的现实难题。
当未来的某天,粉丝们再次提笔,书写“张靓颖我爱你”的时候,或许应先思量一番:这份“爱”,是否也涵盖了对他人生活环境应有的尊重呢?愿每一份情怀,都能在理性与理解的土壤中扎根发芽,携手共创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