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翠,翡翠家族中极富哲学意蕴的珍品。自然光下如墨如漆,沉稳庄重;透光观之却流露出一泓翠色,生机暗涌。缅甸人称之为“情人的影子”,看似沉默,却蕴藏炽热深情。
这块巴掌大的墨翠料子,料子份量够大,底子也还不错,但一细看,却有星星点点的黄棉进去了。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想要特色要巧妙,离不开“因材施艺”的智慧。设计师从莫高窟的飞天群像获得了灵感——那些飘浮的彩云、纷落的香花,不正是黄棉最好的艺术转译?
敦煌飞天,承载着中华美学的绚烂梦境。在莫高窟492个洞窟中,4500余身飞天或散花,或奏乐,衣袂飘举间,既蕴涵着神圣的、玄秘的和庄严的宗教美感,也弥漫着永恒的、绚丽的和深邃的艺术美感。
飞天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结晶,展现了丰富的多元文明色彩,既有古天竺文化的影响,又包含了古代中国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审美情趣。对于所有艺术工作者来说,“飞天”形象是中国艺术的标志性符号,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可能。
在设计雕刻之前,首先要对这个料子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处理。黄棉占满的部分,还有裂的部分全都去掉,保留中间干净的部分,再进行设计。
材料整体以深邃的黑色为主色调,周围有洒金作为点缀,为这片黑色世界带来了灵动的气息。材料左边设计敦煌飞天,在黑色的映衬下,飞天的姿态更加婀娜多姿,洒金部分设计成花瓣飘落,如同天女散花,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浪漫与唯美的气息。左下方则设计亭台楼阁,精致无比,尽显古代建筑的韵味。
敦煌飞天的灵魂,在于轻盈若仙的动态与慈悲祥和的神韵。这两点🕑️非常重要,在雕刻时,就格外精细,飞天身姿扭转如春燕,飘带回环若流云,开脸精雕细琢,方得神圣慈悲之态。在细节刻画上也尽显匠心,柔软纤细的手指线条,精致的发髻头冠,楼阁树木的纹理,皆彰显着细节之精美。
飞天在佛教的语境中,象征着美好的境界,翡翠敦煌飞天,寓意着为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平安喜乐,顺遂如意。同时它也蕴藏着生生不息的东方文明,亦是古丝绸之路的文明星️火在熊熊燃烧。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翡翠作品,能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配图为哈轩原创 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