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J先生去北京看了嘉德与故宫携手打造的“达古今之宜 —— 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
当J先生踏入展览场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一下子回到了繁华的清代宫廷。
“达古今之宜 —— 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 图源:珠宝匠
琳琅满目的瓷器、玉器、青铜器陈列在展柜中,柔和而暖黄的灯光洒在每一件展品上,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又不失神秘的氛围。
图源:珠宝匠
一幅幅出自名家之手的画作,或气势磅礴,或细腻婉约,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图源:珠宝匠
做工精湛的织绣展品,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清代宫廷的奢华与精致。
图源:珠宝匠
让人不禁感叹:“当皇帝,可真好呀~”
而在这众多有着百年历史的珍贵文物中,最让人心水的展品,当属乾隆皇帝的“大玩具”:装满珍宝的百什件们(对,这样的玩具他有很多件)。
“东西十万里 上下五千年”百什件,又被称为“百事件”、“百拾件”、“百式件”,虽然用字上有些许差异,但意思却差不多,是古代帝王用来收纳文玩、玉器、字画等各种珍品的收纳盒。
乾隆时期紫檀匣装百事件一组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今的收纳盒,虽然款式多样、功能各异,但大多是为了满足实用需求,在设计上往往较为简单和规整。
而百什件则不同,它虽然外表看起来四四方方,简单规整,但内部的空间布局却堪称绝妙。
清竹黄贴花百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箱中套盒、盒中安屉、屉中分格,仿佛一个“俄罗斯套娃”,将几十种、上百种不同材质的珍玩各安其位,共同收纳于其中,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
清竹黄贴花百什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盒内的空间设计别有洞天,内里摆放的珍玩,更是包罗万象、横贯东西。
在这不过方寸之地的匣盒内,不同材质、时代、地域的文物汇聚一堂,从远古精美的玉器、青铜器到当朝的工艺品、西洋钟表等舶来品,每一件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印记,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是帝王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清竹黄贴花百什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比如这件大漆提篮盒,虽然外观看起来就是个做工精致的食盒,打开以后,却仿佛开启了一条通往乾隆盛世珍宝的神秘通道。
33件乾隆爷的珍玩至宝,跃然于眼前。
图源:嘉德艺术中心
玉器、漆器、珐琅、象牙、卷轴📜等各式珍玩,错落有致的排列其中,它们所在的小格子尺寸、内衬花纹皆根据珍宝的大小和形状量身定制。
每一件都凝聚着当时顶尖工匠的心血和智慧,代表着那个时代工艺的最高水平。
图源:嘉德艺术中心
乾隆爱玩也会玩,对格外重视喜爱的物件,甚至会亲自下场。这件“福寿宝胜”百什件,就是乾隆爷亲自参与设计的。
图源:珠宝匠
有没有人和J先生一样,看到这样的藏品第一反应是:家当全在一盒里,拎起来就跑好方便!
但这是咱普通人,33件珍宝是普通人家当的极限,不是皇帝的。对大清第一“顽主”乾隆来说,用车载斗量俯拾皆是浩如烟海等词语形容他的收藏,都是写实手法。
清乾隆〈天球合璧〉百什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小巧玲珑的百什件盒子若干,乾隆还有一个大宝箱,也就是本次“达古今之宜 —— 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的压轴展品,一件收纳498件珍玩、名为“琳琅笥”的百什件。
“琳琅笥”百什件
琳琅=美玉;笥=箱子。
这个外表看起来酷似LV老祖宗的箱子,初装于乾隆九年,外观是一件日本黑漆描金大长方盖箱,内置9层44可抽拉屉匣,共藏有498件珍玩。
屉盒内均糊月白绫并挖随形槽,槽内或书或画,均为所嵌珍玩量身而作。
屉中还附双层锦,一面绘本匣内玉器图画,另一面绘山水或花鸟画。画工精绝,虽寸许之地,却见大家之工。
每件玉器除了有自己的“宿舍”,“证件照”,还有自己的名字。白玉龙首璜名“清韵”,白玉螭凤佩唤“晴虹”,“雪中雪”和“截肪”可窥见当年这两件玉器是多么白腻生辉,“云虹发色”和“紫云玦”描摹黄沁玉器发色之柔美,如玉中仙子,令人怜爱。
图源:嘉德艺术中心
图源:嘉德艺术中心
器物有名,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当一件器物有了名字,就有了灵魂,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也有了超越其本身的文化内涵。
图源:嘉德艺术中心
这件琳琅笥内的玉器,年代跨越较大,上溯新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多为片状小件,器形有璧、环、璜、佩、剑饰等,堪称一部小型的中国古代玉器史。
说它是装在箱子里的一座小型玉器博物馆,毫不为过。
乾隆爷的推崇 精致程度难以想象虽说乾隆年间百什件极盛,但这一物件的工艺雏形早在遥远的战国秦汉时期便已现端倪。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就曾出土一件双层九子奁盒。
双层九子漆盒 西汉
奁盒为双层圆形设计,上层收纳手套🧤、丝巾、镜衣等6类纺织品,下层嵌入9个不同形状的小奁盒,内置20余件梳妆用具,盒以红黑为主色调,运用漆绘、贴金箔等技法装饰云气纹样,反映秦汉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的巅峰水准。
双层九子奁盒
双层九子奁盒
在明代的各家笔记中也曾记载到,当时的文人为了出行方便,常会将一些随身的物品放置于各式精巧的盒内。
清朝康熙年间兴起的百什件,较前人所做更为繁复、精致。尤其是到了乾隆时期,在乾隆爷这位“监工”的严格监督下,百什件的制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外出楠木折叠百什件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其执政初年,乾隆爷余暇的休闲之一,便是审看各种新做的百什件。
乾隆九年(1744年)曾传旨:“将现做的百什件,逢五、逢十预备呈览,如月小则二十九日看”,五天一审,足见重视。清乾隆〈天球合璧〉百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比如,一件名为“瑾瑜匣”的百什件,从乾隆三年定名,直到乾隆十三年还在不断地调整,历时十年,反复修改,务必精益求精。
“瑾瑜匣”百什件
对于百什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乾隆爷也是充满了极大的兴趣,闲暇时还会亲自参与,从匣子的样式到器物的布局,每个环节都一一指点,尽可能做到极致。
瑾瑜匣”百什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可能会有人感到好奇,百什件的设计,究竟是先构思匣内空间?还是先选择珍玩?如何做到两者的天衣无缝?
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感叹老祖宗那无穷无尽的智慧了!
清紫檀紫檀雕蟠龙方盒百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设计之前,会先确定好百什件的主题,根据主题筛选出一批器物,按照器物的轮廓挖出凹槽,使其稳定在自己的位置上,防止移动的过程中出现碰撞、倾覆、损坏等情况;
清紫檀紫檀雕蟠龙方盒百什件,内里所藏珍宝
然后,根据器物的材质与放置方式配置软硬适合的内衬,内衬上绘有宫廷画师的书画或精美纹样,即使将器物拿走,同样令人赏心悦目。
清紫檀紫檀雕蟠龙方盒百什件 内里
清紫檀紫檀雕蟠龙方盒百什件 内里
一个个器物匣制作好后,开始进行内部空间的设计,多余出来的空当,要么重新选器物,要么重新制作新的器物,一些微缩的画卷、册页等,正是在此时特制而成。
清紫檀紫檀雕蟠龙方盒百什件 内里
乾隆爷平日政务繁忙,常常身心疲惫,这样一个做工精湛、内容丰富的“百宝箱”,也难怪他一开箱便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了!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轴》郎世宁作 丨乾隆皇帝鉴赏古物的情景
百什件VS多宝格看到这儿,老读者可能会想起J先生之前在文章巴掌大的盒子里竟藏了30件文玩?这个暗藏玄机的文物简直逆天了 中介绍过的多宝格。
同样是用来装皇帝宝贝的收纳物件,两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呢?
1、等级的差异
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中曾经记载到,宫廷中的文玩,常常会根据品质分为不同的等级。
其中,品质极佳者被放置于“多宝格”中,而次等珍宝则置于“百什件”之中。
清乾隆 雕紫檀嵌彩磁博古图小柜 多宝格
例如,乾隆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杨起云认看“瑾瑜匣”百什件内的定窑瓜式壶,杨认为是好的,可入多宝格。
但次年正月初五,七品首领萨木哈再次认看,定其为平常之物,入不得多宝格,于是高宗传旨:“既入不得多宝格,仍入百什件”,可见两者的等级之别。
“瑾瑜匣”百什件
2、趣味性
多宝格,因收纳皇帝最珍视的“头等”文物,更强调赏玩趣味。
内置机关、夹层、暗箱等往往一件多宝格中,盒中有匣,匣中有屉,屉中又暗藏机关,仿佛盲盒般,给人带来惊喜。
清 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百什件因存放“次等”器物,重在分类存储而非赏玩趣味,内里虽有分层设计,但结构较简单,设计较为规整。
3、尺寸与形制
百什件多为中小型箱匣,少见大型陈列;
多宝阁形制较为多元,小的仅有几层,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在桌子上;而大型的多宝格,有的可覆盖整面墙,作为室内隔断,有的则可贯穿多间房屋,并在架子间设置门洞,供人出入。
剔红遍百宝嵌多宝格式挂屏
在故宫漱芳斋前殿东间内,就曾摆放一个巨大的多宝格,柜子内被错落有致的分成数格,上面放置着帝王收藏的各种珍贵文玩器物。
故宫漱芳斋前殿东间多宝格
J先生说:百什件这种设计精巧的盒子,堪称中华传统工艺与文化智慧的结晶。它的存在,仿佛是一个微缩的艺术世界,将“上下五千年,东西十万里”的珍玩古物悉心收纳其中。通过这些珍玩古物,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科技水平和审美观念,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它让我们在触摸这些古老物件的同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目前,“达古今之宜 —— 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正在北京开展,想要亲眼目睹百什件的精致与壮观,有时间可以去现场看看,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注: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可溯源图片,已标明引用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
拿破仑送爱妻的顶级蓝宝,百年后竟沦为赌徒抵押品!卢浮宫500万美元💵捡漏王室冠冕!
非洲翠:珠宝圈的“莞莞类卿”,年度最火平替女主!
豹富!小小猎豹凭什么硬控顶奢百年?盘点超惊艳的豹子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