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香港最炙手可热的顶级模特,拥有天使般的面容和火辣的身材,甚至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于一个前途光明的女性♀️来说,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无限的可能性。然而,她最终却选择了放弃这一切,为了爱情,为了一个男人,甘愿抛弃自己的梦想,嫁入豪门,成为家庭主妇。
这位女子名叫伍智恒。她的选择,不是出于财富或名声的诱惑,而是因为她深爱的丈夫,她愿意牺牲一切,只为了他。然而,8年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带来幸福,反而让她身心俱疲。她逐渐瘦弱,面容憔悴,牙齿脱落,身体几近崩溃,甚至开始对生存产生了困惑。
伍智恒的家庭虽然不算豪门,但也颇具实力。她的父亲是一位香港著名的胸肺科医生,经营着一家盈利丰厚的诊所。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她从小就享受到了优渥的教育和无微不至的宠爱。父亲对她的呵护几乎到了溺爱的程度,“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她的成长环境。
然而,尽管生活如此优渥,伍智恒并没有因此迷失自我,她一直保持着踏实进取的心态。她心中有着去英国留学的梦想,努力学习,步步为营。终于,她几乎就要实现这个梦想。
16岁的伍智恒是个清秀的少女,皮肤白皙,眼神灵动,修长的双腿尤为迷人。走在街头,常常吸引了众多目光。就在这一年,郭永淳在街头一见钟情,设法获取了她的联系方式并展开追求。16岁,初识爱情,她遇上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富家公子郭永淳。在他的热烈追求和甜言蜜语下,伍智恒渐渐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然而,伍智恒的父亲并不认同这段恋情。尽管家境不错,郭家却显得过于显赫。伍智恒从小便受到宠爱,天真烂漫,像一只不知世事的小绵羊。父亲认为她不适合做阔太太,更加看重女儿的学业发展,希望她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他强烈反对这段感情,但年少的伍智恒在爱情的驱动下,毫不在意父亲的反对,悄悄开始了这段秘密的恋情。
2000年,命运为伍智恒打开了两扇大门。她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时也收到了郭永淳的求婚戒指💍。牛津大学对于任何一个学子来说都是一个崇高的目标,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学府。倘若伍智恒选择继续学业,她或许会成为事业有成的女性♀️。然而,爱情最终让她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她决定放弃学业,嫁给了郭永淳。
22岁,伍智恒穿着高定礼服,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豪门太太。她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期待着婚后的幸福生活。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
婚后的生活与她的预期大相径庭。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严格的家庭环境中,繁琐的规矩和束缚如同枷锁,限制了她的自由。每天早起做早餐,照顾丈夫和公婆,无法外出,衣着和发型也受到严格要求。郭家对她的期望极高,要求她做一个完美的儿媳,不能有任何差错。刚开始,她还能忍受这一切,但随着时间推移,曾经的天之骄女渐渐无法承受。
她向丈夫抱怨,期望能得到关心与理解,却只换来责怪。更糟的是,郭家要求她放弃事业,认为她的模特工作不符合家族的形象,最终她宣布退出娱乐圈️。虽然粉丝们为她感到惋惜,但她真的过得幸福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郭永淳的真面目渐渐暴露出来。他不仅不断出轨,甚至公然带情人回家。更让人痛心的是,他染上了酗酒和嗑药的恶习,每次醉酒后,他便会侮辱和殴打伍智恒。与此同时,他开始肆意挥霍家产,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为了维持家用,伍智恒不得不向娘家借钱,婚姻也渐渐变成了一场噩梦。
郭永淳不仅对伍智恒进行身体虐待,还时常精神折磨她。他嫌她太胖,称她为“死肥婆”。伍智恒天真地以为,只有达到丈夫心中的理想身材,她才能重新赢得他的爱。她开始极端节食,有时一天只吃一点🕐️,甚至完全不吃。长期的饥饿和不正常饮食,让她的身体逐渐崩溃,最终体重降至44斤,身体虚弱得如同骷髅。她的病情急剧恶化,牙齿开始脱落,胃肠紊乱,整个人几乎陷入绝境。
然而,郭永淳依旧无动于衷,他眼中没有一丝同情,只有嫌弃。最终,他以“事业太忙”为由搬出了他们的家,留下伍智恒独自承受这一切痛苦。
两年后,郭永淳提出了离婚。她无法理解,自己为他付出了那么多,放弃了所有梦想,牺牲了健康,最终却换来了这样的结局。
离婚后,伍智恒的生活陷入困境。她的身体几乎崩溃,急需治疗。父母拿出所有积蓄,四处借钱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每针抗生素几百元,每包营养液几千元,支出如流水般消耗,然而她的病情依旧没有得到好转。2010年,法庭判决郭永淳每月支付她1.4万元赡养费。原本以为这一切已经结束,但2011年,伍智恒公开指责前夫无情,并上诉要求将赡养费提高到4万元。最终,她通过法律获得了150万元的赔偿,并且每月的赡养费也增加到4万元,直到她的终老。
离婚后,郭永淳找到了新的爱情,并再婚育有儿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伍智恒,失去了爱情,身体健康依旧堪忧,仍在努力康复。
多年过去,尽管她未能恢复昔日的辉煌,但她逐渐走出阴影,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如今,她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并澄清道,自己的病情并非因前夫而起。她深知自己曾为这段婚姻付出了很多,而最终的结局也早已成为过去。对前夫,她依旧保有祝福,认为他曾为她付出过。
如果当年她选择了继续去牛津大学深造,是否她的人生轨迹会有所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