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星报讯 背包的拉链上或是挂着毛茸茸的玩偶,或是缀满了马口铁徽章……在人群中,当一个个“包挂”随着主人穿梭于城市空间,不仅是主人的“时尚点缀”,更是当代年轻人情感寄托和个性表达的方式。
小小“包搭子”撬动大市场
今年以来,社交媒体上关于“包搭子、包挂”的话题浏览量逐月递增,许多人根据色系、材质、风格,来考量包包与挂件的适配度,为每个包精心挑选最合适的“包搭子”。
在各类挂件中,毛绒公仔火爆程度最为突出。从星黛露到玲娜贝儿,JELLYCAT毛绒动物等挂件,还有平价的卡皮巴拉等网红角色,都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热门爆款。此外,迪士尼、三丽鸥、JELLYCAT、BABY GUND、名创优品等品牌也纷纷推出毛绒公仔“包挂”。
在合肥万象城“小熊汉斯”安徽首店,各种多巴胺色系的包包挂件让人眼花缭乱。从可爱的卡通包挂,到手工编织的毛绒玩具,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不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25岁的刘洋正在挑选一款汉斯熊毛绒包挂。“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看到包上这个憨憨的小熊,心情就会变好。”她笑着说。
如今,像刘洋这样愿意为一个小小包挂买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装饰品,正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寻求慰藉的情感载体。
据“小熊汉斯”门店店长王洁洁介绍,这些单价在89~169元之间的包挂,深受20~35岁的年轻群体喜爱。
“我的包挂代表我”
相较于盲盒、玩偶等无法随身携带的爱宠,挂在包上的各式小玩意能够宣告自己的兴趣与品位,也让“包挂”的玩法得以无限拓展。除了价格偏高的大牌尼龙绳结、皮革吊饰外,售价百元上下的IP毛绒公仔、钥匙扣、卡套、盲盒胶囊等各种物品,都成为消费者使用的“包搭子”。
“比如追星族会定制偶像同款挂牌,二次元爱好者收集限定款‘谷子’,文艺青年则偏爱博物馆联名款。”业内人士分析,现在年轻人更愿意用小物件讲述自己的故事,“包挂”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货币,帮助年轻人快速找到同好,“‘包挂’满足了Z世代强烈的自我展现需求,它们既是‘实时情感慰藉’,又是低成本的身份标识。”
蜀山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代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化表达,相比不太能“换装”的包包,“包挂”正是一种成本不高却又能凸显出不同品位、不同个性的物件,“就像古人也有玉佩、带钩等不同的挂件配饰来凸显身份,表达喜好,这都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延伸。”
“情绪消费”崛起 消费市场格局重塑
“每次挑选新的‘包挂’都能让我暂时忘记学业压力,这种小小的仪式感特别治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杨心蕊分享道。她收集的“包挂”已经超过20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不仅成为她调节情绪的出口,更成为社交互动的重要媒介。
“情绪价值正在重塑消费市场格局。”蜀山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转变已经深刻影响到企业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方式,能够精准触达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正成为撬动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为顺应这一趋势,合肥的商业综合体也在加速布局。三里庵商圈之心城先后引入52Toys、泡泡玛特等潮玩品牌,并定期举办二次元快闪活动。目前该商场潮玩业态不断增加,带动整体客流量提升20%,其中年轻消费者占比超过80%。
“我们将围绕‘情绪消费’,深入挖掘服务消费潜力,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研学经济等新业态,积极传承创新‘老字号’,培育形成国货‘潮品’,以更大力度提振消费需求。”上述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