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郑州大卫城的3楼发现一家像时光密码的宝库,“宫都皇城”黄金店。踏入门内,金丝缠绕的展柜前,一对 “孔雀开屏” 黄金摆件正泛着温润的光。记者从店员、运营到顾客的讲述中,揭开这个专注宫廷古法手工金器的品牌,如何让千年宫廷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彩。
初见:这是一座 “会说话” 的黄金博物馆
“您看这对孔雀,光羽毛就藏着四种非遗手工黄金技艺。” 店员小林戴着白手套🧤,轻轻指向摆件的尾羽。她指着孔雀头部介绍,宫都皇城最特别的,是把散落在历史里的古法黄金技艺重新 “串” 了起来 ——把錾刻、花丝镶嵌、珐琅彩、捶揲四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这里被完整传承。
巧思:传统技艺的 “现代转译”
品牌运营负责人,摊着品牌手册。“就像这‘灵山’吊坠,是传统珐琅工艺的现代新生。”他指着吊坠上的珐琅拍平工艺细节介绍,“宫廷黄金常用的珐琅技法,在这款产品里跳出了古旧框架 —— 我们保留中温珐琅的温润色泽,借拍平工艺让画面更具层次感,把高山巍峨的意境,凝缩在方寸金片之上。”
记者拿起 “灵山” 吊坠,能看到珐琅与黄金的衔接处严丝合缝,佛像轮廓在珐琅彩的晕染下更显空灵。“以前这类宫廷工艺的作品,多是大件器物,普通人难有佩戴场景。” 运营负责人翻转吊坠,背面錾刻的纹路清晰规整,“现在我们把中温珐琅、錾刻这些传统技法,融进日常佩戴的挂坠里,让非遗手工黄金不再遥不可及。有顾客说,戴着它就像把‘稳立天地’的底气随身带着,这就是传统技艺现代转译的意义。”
倾听:顾客的 “文化共鸣”
展台前,年轻妈妈陈女士正举着 “豹影仙踪” 扇形项链,给读初中的女儿讲解细节。“你看这少女的发丝、眉毛,是珐琅彩绘工艺呈现的,细腻得像真的长出来一样,守护的白豹纹理也清晰生动 。” 她轻晃颈饰,花丝围边勾勒的扇形灵动闪耀,“以前觉得宫廷黄金离咱们远,现在这项链把团扇、珐琅彩这些古典元素融进来,戴上就像把‘闺阁童话’戴在了身上,比课本里的文物故事鲜活多啦。”
女儿盯着项链上少女与白豹的珐琅彩绘,眼睛亮晶晶的:“妈妈你看,少女的睫毛都根根分明,白豹的绒毛也能看清,就像真的在守护一样!” 母女俩的笑语,映着项链上流转的光,正是宫都皇城用传统工艺连接当代生活,引发文化共鸣的生动注脚。
结语:
记者离开门店时,灯光透过玻璃窗照在 件件金饰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正如运营负责人所说:“我们做的不是黄金,是让千年技艺在当代呼吸的方式。” 在这里,非遗手工黄金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宫廷黄金的典雅也不止于史书的描述,宫都皇城正用匠心,让传统与现代在指尖完成一场温柔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