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克拉进口钻石居然只售22元?
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能看到琳琅满目、配图精美且附有鉴定证书的钻石饰品,价格大多在几十元至百元间,跟实体店里动辄上万的钻石产品差距巨大。
关键问题是,这些电商平台上卖的“白菜价”钻石,靠谱吗?
心有疑虑的“新华视点”记者,于拼某多网店花费150多元购得一枚2克拉“培育钻石钻戒”,此商品配有鉴定证书与礼盒;随后又在另一家店铺,花22元买下一款“莫桑钻大颗收藏级99克拉进口钻石”。
收到快递后,记者将这两件商品一起送至河南某专业检验有限公司检测。结果显示,两款“钻石”都是假货:“99 克拉进口钻石”实际是玻璃,2 克拉“培育钻石”为合成立方氧化锆,其附带鉴定证书也属伪造。
专家说明,锆石就是立方氧化锆,其外观与钻石极为相像,不过硬度和折射率均不及钻石,市场售价也偏低。
河南省柘城县柘光钻石有限公司创始人卢克斯介绍,自2019年中国科学家攻克技术难题以来,培育钻石开始涌进市场,在高性价比的优势下,很快就能吸引不少钻石爱好者。“我们柘光就是其中之一,1克拉vvs净度D色3EX切工的真钻石,在我们这里都是卖8000元左右,毕竟行业内1克拉培育钻石的成本就已经在3000元左右了。”
那些每克拉仅卖百元上下、明显偏离成本价的“钻石”,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是假货。面对市场上价格差距巨大、产品良莠不齐的状况,消费者难免犯难:难道就没有既货真价实又性价比高的选择吗?就像柘光创始人说的,培育钻石便是答案。
和那些用玻璃、立方氧化锆冒充的 “李鬼” 完全不同,培育钻石是名副其实的“真钻石”。它是通过模拟天然钻石的自然形成环境,在实验室中培育而来。
其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及物理光学特性与天然钻石完全相同,并非仿制产品。正因如此,权威鉴定机构(像国检NGTC、IGI等)会为它颁发正品鉴定证书,这和报道里商家自己伪造的证书有根本性差异。
“真”并非等同于“天价”,培育钻石跳过了传统钻石的矿业开采环节,所以在环保与成本方面更有优势,但也无法卖到“白菜价”。
培育钻石背后有着高昂的设备投入、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严格的工艺要求。因此,一款品质优良的培育钻石饰品,其售价仍在数千元的合理区间,绝非百元可得。对钻石爱好者来说,比起一克拉就要十万左右的天然钻石,这无疑是个大好消息。
作为国内培育钻石的起源地,同时有着“世界钻石之都”美誉的河南柘城,在这里聚集了不少近些年崛起的良心企业。北京金融圈的申先生在柘光门店订购了一枚2克拉钻戒,花费未及5万,而戴比尔斯同品质钻戒售价超百万。
“女朋友一开始怀疑是莫桑石,直到鉴定师用专业仪器检测,才确定这是真的钻石。”针对市场乱象,柘光构建了“一钻一证”的透明溯源机制,有效打消了消费者疑虑。
之后,靠着口碑传播,北上广深的高净值人士乃至富豪群体,在柘光贡献了九成订单业绩。北京富商周女士在苏富比拍卖无果后,同样选择在柘光接受一对一定制服务。
据柘光创始人所述,其京东、官方网站预约与咨询量累计超过10万人次,甚至吸引了众多海外客商和消费者的目光。据报道,柘光海外订单火爆,同比增长显著,柘光已成为“国内走红,海外圈粉”的典型。
柘城和柘光的故事清晰地告诉我们:真正的“性价比”来自于技术进步和诚信经营,而非以次充好的欺诈。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那些依托真实产业背景、提供权威认证、价格符合市场规律的品牌和产品,才是远离“一眼假”陷阱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