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化生产逐渐主导黄金珠宝市场,以 “宫廷御造” 为核心的 “宫都皇城” 品牌,却凭借坚守千年的非遗手工技艺,在郑州丹尼斯大卫城三层 A 区 - B124 门店掀起一股 “宫廷黄金热”。近日,记者专程探访这家门店,刚踏入展厅,便被店内柜中并置的 “御瑞龙舟” 与 “孔雀开屏” 两大非遗手工黄金摆件牢牢吸引,它们以极致工艺,将宫廷黄金的典雅与厚重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器一世界:双摆件解锁宫廷工艺的极致细节
走近左侧展柜,“御瑞龙舟” 的气势率先扑面而来 —— 暗金色的龙身矫逸挺拔,三层楼阁通透精巧,红玛瑙与蓝松石点缀其间,在射灯下仿佛一艘蓄势待发的宫廷御舟。“这款‘御瑞龙舟’由两位资深匠人耗时 6 个多月纯手工打造,集花丝镶嵌、掐丝珐琅、錾刻三大国家级非遗技艺于一体,每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销售店员李女士向记者细致讲解工艺细节,“您看这龙首龙尾的金丝,细到 0.1-0.3 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却要支撑起立体造型;三层楼阁采用‘分层累丝’工艺,透光均匀得像古代的纱窗,光这一道工序就耗费了匠人近一个月时间。”
谈及龙舟的文化渊源,李女士娓娓道来:“早在上古时期,龙舟就与先民的祭祀祈福活动相关;到了封建王朝,宫廷更是以贵金属雕琢龙舟,或作为彰显皇家威仪的礼器,或作为传递‘吉祥顺遂、国泰民安’祈愿的陈设。我们的‘御瑞龙舟’不仅延续了这份深厚寓意,更在工艺上严格造就宫廷黄金 —— 掐丝珐琅需经 800℃高温烧制,色彩才能持久绚丽;手工镶嵌的宝石必须精准对位,哪怕差 0.1 毫米,整段部件都得拆了重弄,真是‘十斤心血出一钱金’。”
转身看向右侧展柜,一对 “孔雀开屏” 摆件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身长 45cm、高 38cm、宽 14cm 的比例恰到好处,孔雀昂首踱步,羽片层层铺展,灯光映照下,金色羽片如晨曦下的波光,灵动得仿佛下一刻便会开屏起舞。“这对孔雀是品牌资深匠人耗时 200 多天完成的心血之作,融合了錾刻、锤揲、花丝镶嵌、珐琅彩等多种非遗技艺。” 李女士介绍,“锤揲工艺敲出羽毛的柔韧层次,錾刻为羽眼与细部注入灵魂,花丝工艺则将金丝盘绕至细若发丝,交织出羽衣般的流动感。” 她补充道,孔雀在古代宫廷中本就是吉祥与尊贵的象征,“皇家常以孔雀造型的器物陈设殿宇,取‘富贵吉祥、前程似锦’之意,我们打造黄金孔雀,就是想让这份宫廷雅韵走进现代家居。”
宫都皇城:以匠心为魂,做宫廷非遗的当代传译者
“宫都皇城自创立以来,就始终以‘传承宫廷非遗工艺’为定位,不追求机械量产的普通黄金产品,而是专注深耕非遗手工黄金领域。” 品牌运营工作人员董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还原宫廷黄金的巅峰工艺,品牌专门组建了专业的非遗匠人团队,每一件作品从原料到成品,都要经过上百道工序的打磨。“比如‘御瑞龙舟’,我们在保留传统宫廷龙舟吉祥寓意的基础上,优化了造型比例,缩小了厚重底座,让摆件更适配现代家居陈设;‘孔雀开屏’则调整了羽片的密度,既保留宫廷器物的庄重感,又避免了传统造型的沉闷,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董先生透露,两款非遗手工黄金摆件的市场反响远超预期:“‘御瑞龙舟、‘孔雀开屏’因为工艺复杂,一年也做不了多少件,即便如此,仍有不少顾客愿意等待。这说明消费者想要的不只是黄金的保值属性,更在意背后的文化底蕴与手工温度 —— 非遗手工黄金的珍贵,就在于每一根金丝、每一道錾痕都是独一无二的,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宫廷文化的记忆。”
在门店内,记者遇到了专程来品鉴摆件的消费者刘女士。“我逛遍了郑州的珠宝店,还是觉得宫都皇城的宫廷黄金最有韵味。” 刘女士指着黄金孔雀的羽片说,“你看这手工打造的细节,机械根本做不出来,放在家里既是高端装饰,又有吉祥寓意,比那些千篇一律的摆件有意义多了。” 一旁的中年顾客张先生则对 “御瑞龙舟” 的工艺充满兴趣:“以前对非遗工艺了解不多,今天看了这龙舟的累丝楼阁才知道,黄金能做得这么精巧,宫都皇城把老手艺做出了新鲜感,很适合作为收藏。”
商圈认可:文化赋能,让宫廷工艺成流量亮点
对于宫都皇城的入驻,郑州丹尼斯大卫城招商部主管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卫城作为郑州核心商圈的高端商场,一直致力于引入有文化特色、有差异化的品牌。宫都皇城的宫廷黄金产品,尤其像是‘御瑞龙舟’和‘孔雀开屏’这样的非遗手工黄金摆件,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黄金品类,更给商场注入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很多顾客逛到这里都会停下脚步观赏,甚至有游客专门为了了解非遗手工黄金来商场,间接带动了整个楼层的客流,这就是文化品牌的独特价值。”
离开门店时,记者再次回望展柜中的 “御瑞龙舟” 与 “孔雀开屏”—— 它们静静伫立,却似在无声诉说着宫廷工艺的千年故事。在快节奏的当下,宫都皇城以黄金为载体,让花丝镶嵌、錾刻等濒临失传的宫廷非遗技艺 “活” 了起来,既守护了历史文脉,又让宫廷黄金美学走进现代生活。正如一位匠人所说:“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让千年宫廷工艺在当代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