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至妇联)
家风传承
德润万家
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
本次“家风传承德润万家”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收到了众多饱含真情的作品。这些作品以真实的情感为底色,用生动的细节为笔触,生动展现了东至大地绵延流淌的家风底蕴,一个个有温度的家庭故事,如同春雨般浸润人心,不仅让良好家风的内涵愈发清晰,更引导着更多家庭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让家风建设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即日起,东至妇联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对本次活动的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进行展播,让更多人透过文字感受东至家风的力量,共同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本期展播的作品是三等奖作品《家风如灯照前路》
《家风如灯照前路》
在记忆的长河中,母亲的身影永远是最耀眼的那束光。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坚韧、善良与担当,也为我种下了一颗优良家风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生根发芽,指引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母亲年轻时是一名民办教师,那时的她,不仅要在讲台上教书育人,还要在生活中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爷爷奶奶先后卧病在床三年,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同样身为初中教师,却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只有周末和寒暑假才能短暂归家。于是,照顾老人的担子便重重地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头。白天,她要早早起床准备一家人的饭菜,然后匆忙赶去学校上课;下课后,又得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为爷爷奶奶擦洗身体、喂饭喂药。她从不抱怨,总是耐心细致地照顾着老人的一切,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奶奶在最后的时光里感受到了满满的爱与关怀。
爷爷奶奶离世后,母亲的生活并没有轻松多少。家中还有一对双胞胎小叔尚未成家,而此时,父亲又被癌症缠身。命运似乎总在考验着这个坚强的女人,但母亲没有被打倒。她咬紧牙关,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为小叔们操持婚事。她四处奔波,为小叔们筹备彩礼、布置新房,终于看着两个小叔成家立业。同时,她也没有忽略我和弟弟的成长,含辛茹苦地将我们送进了大学校门。可我却为了爱情远嫁安徽,每每想起,心中满是愧疚。
母亲的孝行和坚韧,就像一颗善良的种子,深深埋在了我的心里。后来,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婆家,公公生病时,其他兄弟因各种理由推脱照顾的责任。但母亲传承给我的优良家风,让我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我不在乎与其他兄弟姐妹的攀比,出钱出力,尽心尽力地照顾公公。尽管经过七年的努力,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公公的生命,但我问心无愧。公公去世后,70多岁的婆婆成了兄弟们相互推诿的对象。曾经,因为我是外地媳妇,婆婆给过我不少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有过欺辱。然而,当看到她的儿女们为了她而互相埋怨、不愿收留时,我心中的怨恨竟烟消云散。我默默地将婆婆留在身边照顾,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母亲教会我的善良与担当,是我们家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通过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母亲用她的一生,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宽容。如今,我也将这份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将优良家风发扬光大,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充满温暖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