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5分钟懂摄影”“三天掌握构图”在“七天就成摄影师”这样的摄影教程大家是不是经常看到,特别是一些初学者看到这样的摄影教程感觉就是黑夜里看到一盏明灯一样,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这些教程标题看上去确实吸人眼球,实则却是彻头彻尾的噱头。它们像是一碗碗灌满焦虑与虚假的毒鸡汤,让人以为摄影就是一门简单到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能学成的技艺。然而,真正的摄影是需要时间、经验的积累与沉淀,绝非几个口诀和快速课程就能办到的。
之所以说这些速成课充满欺骗性,是因为它们故意模糊了摄影学习的真实过程,把它简化成一套速记口诀。像什么“只要掌握这五个构图法则,就能拍出大片”,或者“记住这三个参数设置,你就能应对所有光线”。这些口诀公式给人的感觉就是摄影学习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积累、不需要犯错,只要背下来几条规则,一切就会变得容易。这种快餐式学习正好迎合了快节奏的当下,也正因为如此,使这些速成课程看上去才会那么有说服力。
事实上,摄影的精髓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掌握的。从技术上来说,要想拍好照片,拍摄者需要熟练掌握相机📷️的使用、对光的感知、快门与光圈的配合、白平衡的调整等基本能力。而每一个能力的掌握,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试错,不可能靠几天速成课学会。更进一步的是,摄影并不是仅仅按下快门就可以了,它的核心在于拍摄者对画面的理解,对画面氛围感的把握,以及对美的理解。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淀,而审美的养成更不是能速成的。
构图是摄影里最常提到的,但它绝不仅仅是三分法、引导线、对称构图这些常见构图的排列组合。真正的构图能力,是拍摄者对空间的敏感度,是对画面重心的把握,是在复杂的场景中快速作出取舍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可能靠几天时间就能训练出来。即便拍摄者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各种构图方式,但记住是一回事,会使用却是另一回事,要想真正掌握这些构图技巧,是要通过无数次拍摄、回看、分析与再拍摄来实现的。
还有更复杂的控光。因为“光是摄影的灵魂”这句话并非虚言。从逆光、顺光、侧光、散射光到人造布光,每一种光线都需要拍摄者对光质、光位、光比有精准的判断力。而光又是变化多端的,每一次拍摄环境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拍摄者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建立,靠的不是几个小时,几天就能成的速成学习,而是需要有时间积累出来的经验。
当初学者带着“几天就能学会摄影”的幻想进入摄影学习时,就会发现,课程里老师讲的好像自己都懂,都对,这就是这类课程的目的。但是一到自己上手,就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就是平时常说的“一看就会,一拍就废”,久而久之,就会让自己对摄影学习失去耐心,误以为“别人都能三天出片,为什么我不行?”殊不知,那些真正掌握摄影技巧的人,背后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与长期练习的过程。而很多所谓“一学就会”的人,其实早已私下苦练多年,只是表面看上去轻松罢了。
真正有效果的摄影学习,应该建立在正确的方法之上。要抱有长期学习的心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设定摄影小目标,比如一个月熟悉相机📷️的使用,三个月练习构图,一年做一个摄影专集。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下来就是质的飞跃。同时,大量而广泛的看别人拍得好的优秀摄影作品从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适当学习一些摄影理论知识。这些都是摄影学习无法跳过的必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