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实录:
01 完美
在很多人眼里,我们的生活是让人羡慕的。
工作稳定,有房有车,得到家人的认可,做了意定监护,还有个男娃,一切看起来柔光满满、浪漫至极。
没有烦恼才不正常吧?
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困扰、焦虑和疲惫。
即使是别人眼中的完美,也不代表没有背后的一地鸡毛。
我和晓萍在一起已经八年了,儿子也三岁了。
我们因为一篇论文在网上吵了起来,结果才发现,我们的电影口味、旅行目的地、喜欢的餐馆……
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简直是找到失散多年的灵魂伴侣。
于是,我们就开始一边手牵手,一边把彼此没有去过的地方,再走了一遍。
她,少年感十足,短发,T恤👕,照顾人又甜美。
我们明明同年生,可总有不长眼的人问我是不是她妈??
气得我直捏她的脸:“你倒是快点变老啊,我才不想当你妈!”
她笑着弯下腰说:“那是他们眼瞎,看不出我媳妇儿的美。”
第三年,我们出柜,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婚礼。
家人挺支持,只有爷爷奶奶那辈,默默瞒着不告诉。
02 怀孕
第五年,我们决定要孩子,我怀的。
怀孕那段时间,真的是一场漫长的囚禁。
忌口、孕吐、失眠,还有那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我一直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当妈妈,但她又特别喜欢孩子。
有一回,孕吐来袭,来不及去厕所,我直接吐在了房间,我感到特别愧疚,一直哭不停,她抱着我安慰许久,又跪在地上清理污秽,她还找到了一个小盆放在我面前,笑着说:“以后吐盆里吧,这样就不用慌里慌张的,怕你摔倒。”
有时候我情绪低落到怀疑自己是不是抑郁了。
有天深夜,我又失眠了,刷她的朋友圈时,突然看到她前任给她写的表白信。
我气得一脚踢醒她,质问她为什么要和她前任谈恋爱?
我一直想吃烧烤,家人都劝我忍一忍,怀孕本来就是一场无尽的克制和折磨,可她偷偷买了烤盘,给我烤了好多美味
是她,拉我走出了那段最难的深渊。
但我们完全没料到,最“难”的部分,是从孩子出生后开始。
生完儿子,我一上秤,胖了四十多斤,整个人像发酵过度的面团,松松垮垮,变形了。
我不敢照镜子,也不敢出门,甚至不敢面对晓萍。
身材焦虑加上荷尔蒙的波动,让我对亲密关系有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感。
更麻烦的是,我们俩的父母开始轮流过来住,帮我们带孩子。
生活空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更可怕的是,两家的育儿理念完全不同,简直让人窒息。
晓萍的父母,信奉“能吃是福”,孩子一哭就塞吃的,怕给饿着。
而我们俩更注重孩子的饮食控制,觉得孩子还小,哭了需要的是安抚和拥抱。
我爸妈呢,又觉得小孩子不用天天洗澡。
可是我们俩有洁癖,觉得必须保持干爽干净,哪怕只是拉了一点🕐️点屎,也得立马把小屁股洗得干干净净。
有时候,我们家的每一天就成了一个“拔河现场”。
四个老人,两位妈妈,围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每个人都拉着自己那头的绳子,觉得自己做的是最对的事。
最后呢,弄得我们两个累得快磨秃了。
03 养育
二人世界?
什么二人世界!
全都没了。
睁开眼睛就是喂奶、换尿布,闭上眼睛就担心他会不会拉屎,尿尿。
朋友约我们出去玩,根本抽不出时间。
晓萍觉得,把朋友请到家里,也不好。
毕竟谁愿意在一个充满哭声、尿布和奶瓶的环境里放松玩呢?
我们开始在深夜里叹气。
她会靠着我说:“真怀念没有娃的日子,那时候晚上我们可以通宵打游戏、看演唱会,现在……天天被娃的哭声叫醒,比闹钟还准。”
有时候我也会崩溃,哭着问她:“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为什么有了孩子,连纪念日都不记得了,也不送花了。”
她听了也觉得很委屈,说自己累得像条狗,哪有心情去想那些。
在儿子两岁之前,我们的性生活不如以前一个月的量,真的,不开玩笑,根本没精力去想这些事情。
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照顾孩子上。
两个人恋爱时,就像是甜蜜的预热,同居是适应彼此的节奏,而进入家庭有了娃,就会有更多责任、更多摩擦,也有了更多不期而遇的成长。
我们当时一直以为,孩子一生下来,生活会变得更加完美,可谁知道,养育的路竟是如此艰难。
毕竟那是一把屎一把尿,浑身是汗,满手责任的路啊,每一步都沉甸甸的,不是想象中的轻松,它是一场巨大,掏空式的付出和坚持。
04 幸福
最孤独的,是我们很难找到能完全理解我们烦恼的社交圈。
融进直人的圈子,总感觉有点怪怪的,他们聊的东西,我们插不上嘴。
而在拉拉圈子里,像我们这种有娃的,少之又少。
所以,很多烦恼,我们只能关起门来,两个人默默倾诉,或者自己消化。
有一次,朋友来家里看娃,临走时开玩笑说:“我打死都不生孩子了,太折磨人了!你看晓萍,以前那么有少年感,现在都快成中年大妈了。”
晓萍听了也没说话,只是苦笑了一下。
两个妈妈的家,和任何家其实都一样。
会有笑声,会有争吵,会有委屈,也会有拥抱。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得花更多的力气去证明,我们的爱,也和别人的一样,是真实的。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愿意走这条路,因为爱本就不需要别人的定义。
END
注:文中人物名字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每个故事来自投稿者的亲身讲述吐槽,小编整理美化并写成文章,有些故事需要几天甚至半个月才能完成,有些则需四五个小时成型,愿你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寻找共鸣,收获力量,且看且珍惜身边人!
文章出自“姬友姐妹爱吐槽”记录拉圈投稿真实故事,欢迎投稿,观看,转载联系说明
作者:憨夫人,彩虹桥上的情感驿站,拉圈情感咨询者,已解决1000+伙伴们的爱情难题,一对一制定方案成长式陪伴!关注(私)我,你将会获得:
1.免费获取上千部拉圈电影,上万部小说(持续更新)
2.随机半小时一对一咨询,疑难解答
3.成百上千个拉圈真实故事免费看(持续更新)
4.找到归属感,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