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作为彰显个人品味与身份的重要配饰,其价格与品牌价值紧密相连。热门高端品牌中既有诚意之作,也不乏借势溢价、缺乏诚意的“韭菜款”。今天我们就来剖析几个主流高档腕表品牌中,哪些是真良心,哪些在“割韭菜”。
欧米茄一直以技术扎实、定价务实著称,尤其海马300系列,配置全面、机芯优异、设计经典,是潜水表中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但也正因定价亲民,常被拿来与劳力士比较,甚至被贬低“低一档”。
于是品牌推出了特别版海马300:钛金属表壳与表带、棕色铝圈、复古盘面,价格却逼近常规款两倍。这一操作被不少人视为“溢价自证”,被表友吐槽“割韭菜首作”。
沛纳海凭借硬朗外形与军表底蕴早期颇受欢迎,基础款售价4-5万尚属合理。但后来品牌明显飘了——同一款型稍加改动、换换材质,就衍生出数十个型号,价差高达十多万。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纯靠材质变相提价的做法,明显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也导致品牌声誉大幅下滑。
劳力士虽定位豪华实用表,但因市场热度极高,溢价现象十分普遍。其中蚝式恒动黑盘款相对理性,工具属性和品牌价值兼备,是少数值得入手的款式。
然而同系列一旦换上鲜艳盘面——如蒂芙尼蓝,公价5万左右却炒到20万以上。钢款迪通拿溢价一倍已令人咋舌,而劳力士以实力证明:只要略有差异,就能割得毫不手软。
宝珀近年来靠五十噚在潜水表市场中站稳脚跟,陶瓷深潜器Bathyscaphe款式稳健,防水与夜光表现突出,价格在同级中颇具竞争力。但品牌并未坚持这一路线,反而频繁推出各种限量款,名义上独特,实则与常规款差异微小,仅借“限量”之名抬高定价,追求利润过于急切,渐渐消耗了用户的好感。
豪华手表本质仍是佩戴品,应回归到设计与功能本身。品牌若一味依靠市场热度随意溢价、换壳不加芯,实则是短视行为。真正值得尊敬的,是那些在机芯、工艺、设计上持续创新、尊重市场的品牌。毕竟,手表值钱的不应只是牌子,更应是产品本身。
- 本文来自(公众号:机械表大师傅)的原创内容,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