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服饰文化体验活动在采荷街道市场与社区间火热开展。来自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学院的区文化特派员张西琴,充分挖掘服装街区产业社区市场资源、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市场研学+社区课程”双线模式,将非遗文化与青少年暑期生活深度融合,让传统服饰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青少年心中。
“大家仔细看,这块宋锦面料上的缠枝纹,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四季青面料市场,文化特派员正带领青少年近距离观察宋锦面料,通过“看纹样、辨色彩、听故事”的方式,生动讲解宋锦图案与色彩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原本藏在市场里的非遗面料,成为青少年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载体。研学活动落幕后,文化特派员趁热打铁,带领青少年开启宋锦面料裱画实践。孩子们亲手将古朴雅致的宋锦面料裁剪、装裱,原本用于服饰的传统面料,转眼间蜕变为兼具文化韵味与艺术美感的装饰画作,让非遗技艺在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文化特派员创新链接市场资源,带领青少年走进昆龙童装市场,将专业童装市场变为传统服饰沉浸式研学课堂。现场,文化特派员引导孩子们近距离触摸汉服、马面裙、旗袍等服饰,用通俗语言解读交领右衽、褶裥工艺背后的形制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随后,文化特派员化身“传统服饰导师”,发起“小小设计师”实践活动,孩子们拿起画笔,结合研学所学设计传统服饰款式,在动手创作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服饰的认知,让文化兴趣在实践中持续升温。
为了让传统服饰文化持续浸润青少年暑期生活,文化特派员还将优质课程送进江汀社区,把四季青面料市场的宋锦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学习的文化课程。“宋锦的丝织工艺非常复杂,每一寸面料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在“宋锦面料匠心手工课”上,孩子们认真跟着特派员学习用宋锦边角料制作宋锦发簪,现场从选料剪裁到组装固定,特派员全程耐心指导,一个个兼具传统韵味与时尚感的宋锦发簪逐渐成型。
“既能学文化,又能做手工,孩子们这个暑假过得特别有意义!”江汀社区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活动的价值。文化特派员通过精准对接青少年需求,让传统服饰文化走出课堂、融入生活,不仅丰富了青少年暑期精神文化生活,更让社区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推动传统服饰文化在居民与青少年心中持续传递。
后续采荷街道文化特派员将深挖服装街区产业社区资源,用好资源,一方面联动街区内童装设计、生产企业,打造“产业+文化”研学基地,推出从面料认知到服饰设计制作的沉浸式课程;另一方面将整合设计师资源,开展传统服饰纹样创新工作坊,既为青少年提供实践平台,也助力街区产业注入文化新内涵,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地方产业发展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