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珍贵的照片定格了曾志同志在广州工作期间的一个瞬间。照片中,她手持一个款式简约大方的皮质手提包👜,即便以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个包依然显得时尚典雅。包身线条流畅,皮质泛着温润的光泽,与她朴素的衣着形成恰到好处的搭配,展现出那个年代特有的低调优雅。
1952年,曾志同志被组织调派至广东工作,担任中南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党委书记的重要职务。虽然这个职位在当时并不算特别显赫,但曾志同志却感到无比满足。作为一名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红军女战士,她始终将自己视为革命的幸存者,对党组织分配的任何工作都怀着满腔热忱。在她看来,能够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就是最大的光荣。
作为新中国电力工业建设的第一批开拓者,曾志同志初到电业局时面临着专业知识不足的挑战。但她没有退缩,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深入基层一线,亲自参与各项生产实践。在广州西村发电厂的一次锅炉检修中,工人们为了抢抓生产进度,在炉火熄灭仅40多个小时后,就冒着高温投入工作。他们用水浸湿工作服,套上厚重的防护鞋,准备进入尚有余温的锅炉内部进行检修。
当时到任仅十余天的曾志同志见状,毫不犹豫地拿起湿透的工作服披在身上。她仔细整理好特意剪短的头发,将湿漉漉的工作帽戴正,坚定地对工人们说:\"让我也进去看看。\"话音未落,她就敏捷地钻进了炉膛。工人们本想劝阻这位女领导,但她的动作实在太快,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已经消失在炉膛入口处。
炉膛内温度仍然高达四五十度,工人们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出来透气。但曾志同志始终与工人们并肩作战,毫不退缩。当副厂长王生保看到她时,激动地喊道:\"书记您快出来吧!\"曾志同志却坚持留下,心疼地看着汗流浃背的工人们,关切地说:\"同志们辛苦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后来曾志同志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每次锅炉检修,我都坚持和工人们一起进入炉膛。虽然体力上帮不上大忙,但能与他们同甘共苦,工人们都很感动。我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除了参与锅炉检修,曾志同志还经常带队进行供电线路抢修。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线路出现故障,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时遇到复杂故障,抢修工作要持续36小时以上。看到工人们如此辛苦,曾志同志总是想方设法为大家排忧解难,在紧张的抢修间隙说些轻松的话题,缓解大家的压力。
正是这种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工作作风,让曾志同志很快赢得了全体职工的信任和爱戴。在技术革新方面,她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和一线工人开展创新实践,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工艺,为广州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电厂职工的记忆中,曾志同志总是穿着朴素的工装,拎着那个标志性的手提包👜,穿梭在厂区的各个角落。那个陪伴她多年的手提包👜,见证了她为电力事业付出的点点滴滴,也成为了她与工人们深厚情谊的象征。每当看到这个包,工人们就会想起这位平易近人、身先士卒的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