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品牌密码:品牌设计与传播》陈锐-214页
报告共计:214页
陈锐《品牌密码》:解码品牌设计与传播的核心逻辑,让好设计真正助力商业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中,品牌的视觉呈现与传播效果直接决定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存在感。『设计师』陈锐在《品牌密码:品牌设计与传播》一书中,结合十年品牌设计与管理经验,以“做好看有用的好设计”为核心,从设计逻辑到传播策略,拆解了品牌从视觉落地到市场渗透的完整路径。书中没有晦涩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真实案例,为企业主、『设计师』、营销从业者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指南。
好设计的核心:看得懂、记得住,为传播而生
在很多人眼中,设计的价值在于“美观”,但陈锐在书中颠覆了这一认知——好设计的首要标准是“看得懂、记得住”,审美只是辅助,传播才是最终目的。他将设计比作“信息的衣服”“传播的盔甲”,认为设计不仅要美化信息,更要降低传播成本、提升传播效率。
比如苹果的LOGO,被咬一口的苹果图形无需文字解释,既传递了科技感与想象力,又让全球消费者一眼就能识别;麦当劳的黄色“M”标,用薯条元素呼应核心品类,远观即可引发味觉联想,这些都是“看得懂”的经典案例。反之,若LOGO设计复杂、寓意晦涩,即便艺术感再强,消费者无法快速理解,也难以形成记忆,更谈不上传播。
“记得住”则需要设计具备独特记忆点。陈锐以“恐龙蛋蛋”儿童托育机构为例,其LOGO将恐龙与蛋宝宝结合,蛋的图形巧妙成为恐龙肚子的负形,既贴合品牌名称,又充满童趣;“三朵云”幼儿园设备管理系统的LOGO,没有直白画『云朵』,而是用“3”和“C”(Cloud首字母)组合成『云朵』造型,既传递品牌信息,又带来视觉惊喜。这些案例都证明,记忆点并非来自复杂的创意,而是源于对品牌核心信息的精准提炼与趣味表达。
LOGO与VI设计:从“点”到“面”,构建统一且有个性的品牌视觉
LOGO是品牌视觉的“点”,而VI(视觉识别系统)则是品牌视觉的“面”。陈锐在书中详细拆解了LOGO设计的完整流程:首先确定品牌的一级信息(品牌名称)、二级信息(行业/产品属性)、三级信息(联系方式/口号),再将关键信息图形化,最后通过正负形、故事化等手法增加记忆点。
以“大象与鲸鱼知识俱乐部”为例,其一级信息是“大象、鲸鱼、知识”,设计时便将大象图形与“Knowledge”首字母“K”结合,既体现陆地与海洋的探索属性,又传递知识内核,信息层级清晰且富有关联度。而对于名称难以视觉化的品牌,如“实现教育”,则通过“破茧成蝶”的理念,用两颗爱心组成蝴蝶图形,既呼应“教育助人成长”的核心,又避免了抽象图形的传播障碍。
VI设计的关键则在于“统一”与“个性”。“统一”要求品牌视觉从LOGO、颜色到辅助图形形成一致的设计语言,比如刺猬小酒馆用“点”和“波浪线”贯穿所有物料,莓好庄园将LOGO中的爱心元素延伸到包装、宣传品中,让消费者看到任一物料就能联想到品牌;“个性”则需要与行业竞品形成差异,如深蓝汇选择潘通经典蓝作为主色,区别于常规『互联网』品牌的中蓝色,既符合高端俱乐部的定位,又强化了品牌辨识度。
此外,品牌颜色的选择也需上升到战略层面。陈锐提出,颜色选择可从品牌名称(如“深蓝汇”用蓝色)、行业属性(餐饮用红黄绿刺激食欲,科技用蓝传递理性)、氛围需求(音乐酒吧用肉粉色营造轻缓感)出发。而“蒂芙尼蓝”的成功则证明,独特的颜色若能长期统一使用,可成为品牌的“视觉符号”,甚至超越LOGO本身的传播力。
品牌传播:以“洞察”为核心,让每一次曝光都助力转化
设计是传播的基础,而有效的传播才能让设计真正发挥价值。陈锐在书中强调,传播的核心是“洞察”——洞察用户需求、产品卖点、市场趋势,而非盲目追求创意或流量。
在广告语设计上,他反对“假大空”的口号,主张“把话说清楚”,让品牌与需求直接绑定。如“怕上火,喝王老吉”“累了困了,喝红牛”,简单一句话既点明产品功能,又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而香飘飘“一年卖出十亿杯,可绕地球三圈”则用数字增强说服力,成为经典传播案例。
在营销方式上,陈锐将常见手段分为活动营销、会员营销、饥饿营销、情感营销、内容营销五类,并指出不同阶段的品牌需选择适配的策略:初创品牌可通过内容营销(如自媒体输出有用干货)低成本获客;成熟品牌可借助会员营销增强用户黏性;而像小米早期的预约制度、DR戒指💍“一生只卖一人”的规则,则是饥饿营销与情感营销结合的成功范例,通过限定行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品牌认同。
自媒体运营是当下品牌传播的重要阵地。陈锐建议,自媒体内容需围绕“有用、有趣、利他”展开——“有用”即输出专业知识(如『设计师』分享品牌设计技巧),“有趣”即通过独特角度或娱乐化表达吸引关注,“利他”则可通过福利、折扣等方式增强用户参与感。同时,品牌需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输出形式,如擅长文字则做图文,擅长表达则做视频,通过持续更新与多渠道分发,逐步形成品牌IP。
结语:品牌密码的本质,是“以传播为目的”的系统性思维
通读《品牌密码》不难发现,陈锐始终围绕“传播”这一核心展开所有内容——设计是为了让传播更高效,营销是为了让传播更精准,VI与LOGO是为了让传播更统一。他在书中反复强调“以目的为导向”,无论是设计LOGO还是策划营销活动,都需先明确“想让用户记住什么、做什么”,再倒推具体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设计与传播的技巧,更是一种系统性思维:品牌不是孤立的视觉符号,也不是零散的营销活动,而是设计与传播相互支撑、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只有让每一处设计都服务于传播,每一次传播都呼应品牌核心,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默认选择”。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14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