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定格了曾志同志在广州工作期间的一个瞬间。照片中,她身着朴素的干部装,左手拎着一个做工考究的皮质公文包💼。这个包款式简约大方,线条流畅,即便以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依然不失时尚感。包身上几道细微的褶皱,无声诉说着它陪伴主人走过的岁月。
1952年,组织上将曾志同志调往广东工作,任命她担任中南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党委书记。虽然这个职位在行政级别上不算很高,但曾志同志却感到无比光荣和满足。作为经历过井冈山革命斗争幸存下来的女战士,她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把党的每一项工作安排都视为神圣使命。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她成为了新中国电力工业建设的第一批开拓者。
初到电业局时,曾志同志对电力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不熟悉。但她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而是换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亲自深入生产一线。在广州西村发电厂的一次锅炉检修中,工人们为了抢抓生产进度,在炉火熄灭仅40多个小时后,就冒着高温开始作业。他们用水浸湿工作服,套上厚重的隔热鞋,准备进入尚有余温的锅炉内部检修。
当时到任仅十余天的曾志同志见状,立即效仿工人们的做法。她仔细地将自己的齐耳短发别好,把湿透的帽子戴端正,又接过工人递来的湿衣服披在身上,坚定地说:\"让我也进去看看情况。\"话音未落,她就敏捷地钻进了炉膛。工人们本想劝阻这位女领导,但她的动作实在太快了,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身影已经消失在炉膛入口处。
炉膛内的温度仍然高达四五十度,工人们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出来透口气。但曾志同志始终坚守在现场,与工人们同甘共苦。当副厂长王生保发现她也在一线时,急得直喊:\"曾书记,您快出来!里面太热了!\"曾志同志却摇摇头,心疼地看着汗流浃背的工人们,关切地叮嘱道:\"同志们辛苦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后来曾志同志在自述中回忆道:\"每次锅炉或节炭器检修,我都和工人们一起钻进炉膛。虽然重体力活我帮不上忙,但能和他们一起面对高温,工人们都很感动。我们就这样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除了锅炉检修,她还经常参与供电线路的抢修工作。无论是深夜还是暴雨天,只要线路出现故障,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时抢修要持续36个小时,她就一直陪着工人们,在紧张的工作间隙讲些轻松的话题,缓解大家的疲劳。
在曾志同志的带领下,广州电业局形成了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她特别重视人才培养,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她的支持下,广州电力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那些年,电厂职工们最熟悉的场景,就是曾书记背着那个旧皮包,穿梭在车间的身影。那个陪伴她多年的皮包,成为了她勤政务实的象征,也见证了一位革命者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留下的坚实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