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少年的七夕海报出圈了。泛黄的90年代东北工业城影像、黄景瑜和关晓彤极具张力的同框画面、精准击中集体记忆的“铁西1993”门牌——这些元素让海报迅速在社交媒体掀起“怀旧狂欢”。相关话题单日阅读量突破千万,爱奇艺预约量激增,甚至被央视网文娱选入“七夕影视海报精选”。
不过,当观众沉浸在“工业浪漫”的氛围中时,另一股关于“演技”的质疑悄然浮现:这两位被寄望于撑起年代青春剧的演员🎭️,真能演出那个工业转型期青年身上的复杂气质吗?
黄景瑜:走不出的“硬汉舒适区”
在剧中,黄景瑜饰演的张小满是个“工装外套🧥不离身”的东北青年。海报里,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硬朗的气质,完美贴合观众对“工业硬汉”的想象。但也正因如此,质疑声更集中在他“太过模式化”。
从红海行动的狙击手到破冰行动的缉毒警,黄景瑜几乎被“硬汉”人设牢牢框住。他擅长用坚毅眼神和紧绷下颌制造张力,却难以展现细腻情绪。可张小满这个角色,不仅要有热血,还要经历迷茫:工厂改制时的无措,对严晓丹暗恋的心动与不安,甚至在时代洪流下的挣扎与无力。若只是“皱眉、抿唇”的固定动作,很难打动人心。
就像他在2023年冰雪之名中的表现,被批评“夺冠落泪像开关一样生硬”,缺乏心理层次。而在烟花少年里,张小满该有的是“未来何去何从”的茫然,而不是硬撑的坚定;与严晓丹争执时,理应流露少年特有的不甘与冲撞,而非“总裁式”的压迫感。
关晓彤:青春感还能撑多久?
关晓彤饰演的严晓丹,穿着复古毛衣、眼神温柔,初看确实符合人们对90年代少女的想象。但质疑同样集中在她的“青春感”是否已被透支。
从好先生里的“国民闺女”到二十不惑的青春群像,关晓彤的少女气质曾让她备受喜爱。但近几年,她的角色逐渐成熟化,胡同里的田枣、纵有疾风起里的白鹦鹉,都要求她表现更复杂的层次。
然而,烟花少年中的严晓丹不是纸片化的“灵动少女”,而是带着工业气息的坚韧女孩。她要能修理机器、夜校读书,在争执中倔强落泪。这些细节需要真实生活经验去支撑。但关晓彤过往的青春角色常停留在“挤眉弄眼”的灵动感,演起坚韧反而显得用力过度。
她在2024年烟火人家的表演就被批评“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儿,却演出豪门千金的味道”,甚至连拧螺丝的动作都不自然,这令人担心她能否撑起严晓丹的真实质感。
怀旧滤镜点燃期待,但遮不住演技缺口
烟花少年海报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它精准结合了“怀旧美学”和“青春CP”。它勾起了人们对90年代工业青春的记忆,也吊足了观众对两位主演互动的胃口。
但剧集最终要靠演员🎭️的表现来立足。年代青春剧的关键不在于“穿旧衣服、还原旧景”,而是能否通过细节和情绪传递出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真实状态。比如大江大河的王凯,山海情的黄轩,他们能让观众共情,是因为角色身上有真实的生活感和厚度。
如果黄景瑜仍停留在“硬汉姿态”,关晓彤依旧只卖“眼神灵动”,那再美的海报也难以填补人物的空心。真正打动观众的,是张小满在铁轨边望向未来的迷茫,是严晓丹熬夜学习后的倔强,是两个年轻人在工业变革洪流中摸索自我的挣扎。
海报能点燃热度,但口碑必须靠演技托底。烟花少年想要突围,不仅要依赖怀旧滤镜,更需要演员🎭️跳出舒适区,让角色真正活在那个“既热血又迷茫”的工业青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