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往年,今年的秋意似乎来得格外清晰。
清风拂过,褪去了夏日的黏腻,却带来了新的困扰——飘逸的『长发』在干燥的风中随风乱舞,少了些许柔顺与规整。
对于那些注重造型的小仙女来说,这样的季节,反而成了打理发型的新挑战。
用发圈或“鲨鱼夹”固然方便,但造型往往趋于单一,难以呼应这个季节的文艺与优雅。那么,何不将目光转向古人云鬓间的点缀——簪子?
一缕青丝,一枚发簪,不仅束起万千风华,更承载着百代匠心。就让我们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聆听它们的故事,寻找属于这个秋天的发型灵感。
清银镀金缉米珠蔷薇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束起三千青丝的簪在古代,古人遵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古训,认为头发与皮肤皆源于父母,不可随意剪舍。
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古人对待自己的头发可谓小心翼翼、倍加呵护,经过经年累月的积累,无论男女,皆留有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
十二美人图 消夏赏蝶
而绾起三千青丝的簪,自诞生之初,便成为了古代女子首饰盒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缉珠蝴蝶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它从新石器时期的笄发展而来,从最初的一根长针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簪,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装饰物件,更承载着实用与艺术的双重使命。
清金累丝点翠嵌珠宝双龙戏珠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簪,不仅工艺上更加精湛,发簪顶端的纹饰也愈加华美,花卉纹、动物纹、植物纹、吉祥纹样等各种形象雕刻在发簪之上,精美绝伦,惟妙惟肖。
清嘉庆金累丝嵌玻璃海屋添筹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通气如意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乱花渐入迷人眼明清时期的妇女,特别喜欢插发簪,上至宫廷后妃,下至平民百姓,争相饰之。
明 仇英《仙女图》
尤其是雕刻有梅花、菊花、等各种花卉纹饰的发簪,更被融入到时令等文化元素中,展现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美丽与智慧。
清金镶玉瓶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日,即农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有簪梅的习俗。除了佩戴真花外,采用累丝镶宝工艺做的像生首饰,也颇受欢迎。
银镀金镶米珠梅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巧精致的梅花,在发簪的一端悄然绽放,珍珠、宝石的点缀,更添一丝俏皮与优雅。
嵌宝石梅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金累丝梅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同治 银镀金镶玻璃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又称“踏秋”,有登高、赏菊花、插茱萸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女子便会将菊花簪点缀于发髻之上,以祈求吉祥、长寿。
清同治镶绿松石菊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金镶玉菊花顶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菊花的材质丰富多样,珍珠、彩宝、玉质的应有尽有,加点儿点翠,别具风情~
清银镀金点翠嵌珠宝菊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金菊花簪一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点翠嵌珠菊花面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与时令相关的花卉,荷兰、兰花、海棠花、金茶花等独具特色的花卉,也在簪首上百花齐放。
清金累丝嵌珠宝海棠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金点翠兰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再结合上老祖宗那出神入化的镶嵌技艺,谁还敢说我国没有高定?!
清银镀金荷莲簪(一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银镀金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平面款的,立体感十足的宝石花簪,更是独树一帜,这审美,也太超前了吧~
清乾隆金纍丝嵌珐琅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嵌珠翠碧玺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珠翠碧玺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宝石与玻璃的组合,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款式更是精致到没边儿~
清点翠嵌珠宝玻璃花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百兽簪上竞生辉精致瑰丽的花卉簪,就足以戳中你的心趴?
那工艺精湛、创意十足的动物簪,绝对会再次让你眼前一亮,深深爱上。
清蝴蝶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款式各异的动物簪中,常见的有龙凤、蝴蝶、金蝉、游鱼等元素,其中,以龙、凤最为突出、别致。
在文章玉雕界“国潮顶流”!龙凤玉对牌,让定情信物有了“中国式答案”中,J先生提到过,龙纹与凤纹是一对古人二创的黄金CP。
清金纍丝龙首如意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银镀金半翅凤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龙与凤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但自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起,龙、凤纹样便频繁的出现在历朝历代的青铜器、服饰、首饰、玉器等各个领域。
清银镀金凤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春秋战国之前,龙纹与凤纹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只是偶有交集。春秋战国时期,被视为众兽之君的“龙”与百鸟之王的“凤”,开始作为整体一同出现。
清朝时,更是出现了“帝王为龙,皇后为凤”的说法。
金纍丝嵌宝石行龙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蕴含有阴阳和谐、美满顺遂之意的“龙凤呈祥”的意象,开始被大规模的使用,自此,这对清朝纹样里的黄金CP,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开始活跃在各类首饰、陶瓷、织物当中。
明清时期的龙纹簪与凤纹簪,线条飘逸流畅,造型栩栩如生,制作工艺登峰造极,代表着皇室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贵。
清银镀金行龙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铜镀金凤簪 故宫博物院藏
凤纹与花卉的巧搭,更是充满了灵动与趣味~
清金葵花凤翅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皇室专属的龙纹簪与凤纹簪,被赋予吉祥寓意的动物纹发簪,也颇受欢迎。
比如,七夕乞巧之时,有“喜蛛应巧”的说法,寓意喜事连连,好运将至。古人为了讨个好彩头,常会将蜘蛛这一吉祥图案装饰在身上。
清金纍丝蜘蛛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依靠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大技法的金累丝工艺,与珍珠的完美结合,在方寸之间便呈现出蜘蛛那喜人的姿态,让人不禁感叹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
清金纍丝蜘蛛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蝙蝠的蝠与“福”同音,有遍福之意,是吉祥、幸福的象征。
清银镀金蝙蝠簪(一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珊瑚翠玉嵌珠宝蝙蝠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珊瑚翠玉嵌珠蝙蝠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寓意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的金蟾,也是簪子中常见的纹样。
清金蟾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镶一红宝石的累丝蟾蜍,双眼嵌饰虽已脱落,但身体轮廓饱满而圆润,每一处线条都流畅自然,周围装饰的叶纹,脉络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中真实树叶的微缩版。
累丝卷云的上方,是一点翠中式屋顶,造型精致小巧,透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清银镀金纍丝嵌珠宝金蟾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蝴蝶、蜻蜓、仙鹤等诸多灵动喜人的形象,也纷纷飞到了发簪之上。
玉石、彩宝、珍珠,叠加花丝、点翠、累丝、錾花的双重BUFF,共同铸就出一件又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
清金纍丝嵌玉蝴蝶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银镀金点翠仙鹤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金纍丝嵌珠宝蝴蝶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镶珠宝蜻蜓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下面这两款,应该算是老祖宗的黑历史了吧,J先生有点欣赏不大来~
清金累丝嵌宝石猕猴献桃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碧玺翠玉嵌珠金鱼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吉言簪上显玲珑当然,除了传统的花鸟虫鱼纹样外,雕刻有“寿”、“囍”、“吉”、“平安”等吉祥文字的发簪,也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
清金囍字簪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银鎏金点翠吉庆有福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平安耳挖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寿字的样式最为丰富,字形有长寿和团寿之分。
明清时期的寿字,轮廓内的线条较为随意,虽然看起来比较抽象,但却表达出古人对于吉祥、长寿最美好的期许。
清米珠寿字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金福寿面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金寿字嵌珠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搭配上祥云、梅花、蝙蝠等吉祥纹样,更富美感与意境~
清嘉庆五福捧寿面簪一组二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八仙庆寿面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灵芝寿字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发簪中的功能款明清时期,还流行具有实用性的发簪,比如,用来挖耳朵的耳挖簪、防暑的气通簪......
尤其是清朝,可谓是耳挖簪的全盛时期。
(相关阅读:男人别裙针?头上戴挖耳勺?5种实用首饰,最后一个你绝对想不到)
清碧玺翠玉嵌珠金鱼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时期的耳挖簪,尺寸上要比之前的都要长,所以,又被称作为一丈青。
清金点翠嵌珍珠寿喜盘长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同时,人们对耳挖簪的样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将它与歩摇、花簪、钗等其他饰品的样式相结合,耳挖簪成为了一种很受欢迎的饰品,在民间、皇室之间广为流传。
清金纍丝龙赶珠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双色碧玺子母猴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翡翠的耳挖簪,虽然没有繁复的工艺加持,但却足以用来镇场子~
清翠玉囍字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翠玉福寿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翠玉耳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实用兼具美观的耳挖簪,能够预防中暑的气通簪,也曾流行一时。
(推荐阅读:绝了!老祖宗的簪子,竟然还能防中暑?!这才是真·黑科技!)
清乾隆金累丝嵌珠龙首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它以金银、象牙、翡翠、玛瑙等贵重材质为材,簪柄中空,将其横向插入,空气便可通过簪子在发髻间自由流通,通风散热,堪称防暑降温神器。
清金纍丝如意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银鎏金累丝通气万寿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防暑、散热的功能,镂空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发髻配饰的总重,让古代女性♀️在美丽与舒适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清乾隆金松竹梅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金松竹梅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J先生说:文章中所提到的簪子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冰山一角,想看更多的藏品,可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官网中欣赏哦~注:本文图片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可溯源图片,已标明引用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
5.1亿粉钻、2.5亿珍珠......这些改写世界拍卖史的天价珠宝,看完怀疑人生!
顶流国宝变身奢华珠宝!盘点42款大熊猫珠宝,萌化全球的东方美学
与罗马谈一场2000年的恋爱!2025最具创意高珠,杜嘉班纳的复古新品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