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里的让-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是个天生的“嗅觉怪物”。他生在巴黎最臭的鱼市场,却能记住世间所有气味,恶臭与芳香在他鼻子里都清晰可辨。这份天赋没带来好运,13岁就被孤儿院院长卖给制皮匠,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每天在臭烘烘的皮料里挣扎。
转机出现在香水师巴尔蒂尼面前。格雷诺耶凭着能分辨上千种气味的本事,当场帮巴尔蒂尼还原了复杂香水配方,直接从苦工变成香水铺的“摇钱树”。但他不满足于调香,心里烧着个疯狂的念头:要学会保存万物的气味。当巴尔蒂尼说格拉斯人才懂“固香之术”,他揣着推荐信就直奔这个香水圣地,像饿狼盯上肥肉。
在格拉斯,格雷诺耶第一次闻到少女身上的青春体香,那气味让他神魂颠倒。普通的花草香已经满足不了他,他要把这种“活着的芬芳”永远留住。可当时的香水技术只能保存植物香气,怎么留住人的气味?这个偏执的天才开始了黑暗实验:他绑架美丽少女,用残忍手段提取她们的体香,把活生生的生命变成瓶中液体。
电影里的大尺度镜头从不低俗,反而透着诡异的美感。格雷诺耶对气味的痴迷到了疯魔地步,他眼里没有善恶,只有“香”与“不香”。当他捧着提炼出的少女香水,眼神里是得到珍宝的狂喜,完全无视背后的累累白骨。那些展现提取过程的镜头,把人性的贪婪和对美的极端追求拍得让人脊背发凉。
最颠覆的是结局。格雷诺耶用12个少女的香气调制出“终极香水”,在广场上挥洒时,所有人都陷入疯狂的迷恋,连审判他的法官都跪求原谅。可这个能操控人心的香水大师,最后却把香水倒在自己身上,被疯狂的人们分食殆尽。他一生追求气味,却从未被人爱过,最终成了自己创造的“香气祭品”。
这部电影用大胆的镜头讲了个关于孤独与偏执的故事,格雷诺耶的悲剧不在于天赋,而在于他不懂“气味再香,也暖不了人心”。大尺度在这里不是噱头,而是剥开人性的利刃,让你看完既震撼又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