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开学季,“发型”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多地中学发布“发型令”
“前后剪了两次,老师才勉强点头说‘过关’。”开学不到一周,李女士就为儿子的头发折腾了好几回。她的孩子今年读初二, 孩子在入学前的发型尽管“前不及眉、侧不过耳”,却仍被学校认为“不合格”。
男生必须留“板寸”,女生得做到“前不遮眉、后不过领” ——这场年复一年的“头发拉锯战”,也掀起了网友的讨论。
记者梳理发现, 全国多地中学均在开学前陆续发布了“发型令”,对男女生的发型提出要求,将其视为开学前的“标配”动作。
图据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微信公众号
对于发型管理规定,浚县第一中学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给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解释:“现在有些学生弄些奇怪的发型、染烫头发, 如果不加规范,就没有一点学生样儿。”
学校表示,此规定是长期形成的制度 ,初衷是规范行为、提升学习主动性,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精气神”。
支持与争议并存
家长深陷“两难”处境
但对于不少家长来说, “发型令”让他们左右为难。
“就是普普通通的短发,开学后学校检查居然说不合格。其实我觉得还好,不会特别长,但就是达不到学校的要求, 又不影响看书写字,干净整洁就好,为啥非要达到那么严格的短发标准。”对于学校要求,孩子两次剪发才勉强“过关”,李女士感到难以理解。
和她一样存有疑问的家长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上,许多人都对此提出质疑, “让孩子因为剪了个丑发型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真的对学习有帮助吗”“不想学习的人,你就算给他剃光头他都不学”……
甚至有家长坦言,自己因为剪发一事, 夹在学校与孩子之间,左右为难。
图据网络
不过,对于学校统一学生发型的规定, 也有部分家长表示支持。“是对学生好,把心思放学习上”……
他们认为,统一的仪容仪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纪律性、集体归属感和学生身份认同, 是“沉浸式”学习氛围的一种保障。
专家:倾听学生与家长的声音
对此,教育专家表示,这场争论的背后, 实则是教育理念与管理方式的分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只有让孩子的天性与能力得到充分成长和发展,其学业表现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发展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多方面,不光是一个考试分数能够定义的。”
不仅教育理念需要更新,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记者表示,学校在具体教育、管理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穿着『打扮』、文明礼仪的教育,比如在校统一穿校服、禁止染发、化浓妆等, 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提出不要留太长的头发等,这些合乎情理的校规要求,通常会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但他特别强调,学校制定发型等仪容规范的关键, 在于充分听取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意见,而非进行“一刀切”的极端管理;避免那些苛刻、过分的要求,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必要的争议,找回教育的从容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