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绣成安向春园里,春色谐音比喻什么呢)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绣成安向春园里,春色谐音比喻什么呢)

在瓯海时尚智造小镇的飘蕾服饰定制工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简称“学院”)2021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生林美彤正专注地为客户测量肩宽。她指尖轻抚面料,精准标记需要收省的位置。这个动作早在她学习期间的“园区课堂”中,就已反复练习过上百次。从在校参与企业订单设计到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林美彤的成长路径正是学院深耕产业、推进产教融合的生动体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持一个信念:职业教育的生命在于与产业同频共振。2022年,学校新校区在瓯海时尚智造小镇正式启用。这座占地65亩、投资5.5亿元的校园与周边千亿级时尚产业形成紧密共生关系——1500余名在校生在此汲取专业养分,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持续向产业一线输送教学资源,“时尚产品设计”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更成为衔接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枢纽。

破界重构,课堂扎根产业土壤

温州鞋服产业曾面临同一困境:企业迫切需要能迅速上手的技术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往往需要半年以上适应期。2019年,学院服装专业对口就业率仅为82%,不少学生反映“课堂所学的打版方法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应用”。这折射出传统教学与产业实践之间的隔阂——教室与车间、教材与工艺、教师与技师,彼此之间存在空间与认知的落差。

入驻瓯海时尚智造小镇后,学院积极探索破局之法。依托区政府“小镇专班”的桥梁作用,学院联合企业构建“政校园企”四方协同机制:通过责任义务约束机制厘清各方权责,“双负责人”互聘机制推动企业总监进课堂、教师入车间,人才引培奖励机制则有效激发校企参与积极性。目前,21个技术研发工作室如“教学节点”般分布在小镇,30余位行业大师与企业骨干组成的混编师资队伍不断将前沿工艺融入教学。

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张梦瑶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在校学习期间,她参与的“空洞”系列女靴👢设计,既需要满足量产效率,又需要保留毕业设计所要求的艺术表达。最终,通过迭代优化帮面结构,她成功突破鞋体舒适度技术瓶颈。她的设计方案被浙江正翼鞋业采纳应用,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并荣获第八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以往画图只追求美观,现在会自然考虑每道工序的时间成本。”张梦瑶的话揭示了“园区课堂”的育人逻辑:学生面对真实订单,锻炼紧缺技能,接受市场检验。

“做中学”模式推动教学标准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学院与企业共建9大高能级平台,年均转化10余项企业技术标准为课程模块;“服装立体裁剪”等核心课程被分解为20余个模块化知识点,学生可依据企业订单需求自主组合学习内容。近三年,学院学生获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奖超130项,包括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鞋类『设计师』赛项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产品艺术设计”一等奖等。服装与鞋类专业对口就业率目前已升至98%,超60%的毕业生选择留瓯,成为本地时尚产业的新生力量。

共生共荣,从人才培养到产业生态构建

2024年5月,一场以“融创·启梦”为主题的毕业时尚秀在小镇广场上演。T台上,非遗服饰工作室何晓敏设计的“蝶变谱华章”系列巧妙融合瓯绣元素与现代服饰结构;台下,浙江绅邦服饰采购总监当场签署合作协议。这场吸引50余家企业参与的秀展,不仅是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学院“人才共育、企业共利、行业共赢、园区共荣”理念的实践。

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院逐渐明确自身定位:不仅要做人才输送的“传送带”,更要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通过牵头成立全国鞋服数智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院统筹了100余所院校与企业资源;与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合作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每年为行业输送技能人才2万余人次;浙江省温州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科研载体,则成为破解企业技术难题的“攻关站”。“中国足踝健康装备研究院”就是其中的典型。学院联合温州医科大学,将人体工学原理运用于功能鞋具研发,借助3D扫描技术优化鞋楦弧度,相关专利帮助企业新增产值超10亿元。而此类案例并不少见:与雪歌服饰合作开发的“零浪费裁剪工艺”,使面料损耗率降低15%;为东蒙集团定制的“智能版型库”,将定制西装生产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近三年,学院共完成省级新产品研发170项,获专利203项,科技服务到款超2000万元,助力企业增值34.8亿元,实现“教学研产”良性循环。

深度融合激活了小镇的产业生态。学院与小镇联合举办的时尚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已成为区域品牌活动;师生参与的产业招商工作成功引进三家设计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沙龙,加速了新工艺理念的传播。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设计学院如同小镇的创新引擎,不仅为行业带来人才,更为企业注入了发展新思路。”

匠心传承,课程与产业同步迭代

在学院的数字服装实验室,学生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观察礼服立体裁剪的三维结构——虚拟模特上的褶裥变化,实时对应屏幕中的面料张力数据。这是“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日常教学场景,也是课程与教材协同创新的缩影。

这门课程历经20余年发展,已从传统纸质教材演进为“数智化资源库”。课程内容设计遵循“大美思政引领”与“岗课赛证融通”原则:从“宋韵瓯风”提取国风元素,融入“竹节褶裥”等实践项目;依据服装技师国家职业标准,设计“批量礼服开发”“高端定制”等实战任务;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规范,提升课程难度。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收省、分割等工艺,更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产业逻辑。

数智技术的融入拓展了教学维度。学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传在线课程,包含300余个操作视频与10余个虚拟仿真项目,学生可线上观摩企业技师实操;数字教材嵌入Unity3D交互系统,支持面料更换、造型调整等沉浸体验;“一生一码”学习追踪系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能力画像。“线上自学+线下实操”的模式既化解了“看会不等于学会”的教学难题,也契合企业对员工持续教育的需求。

课程创新的成效最终体现在人才质量上。服装专业学生汪漾妍在校学习期间参与“模块化系列演出礼服开发”项目,将环保理念融入设计,方案被温州菲洛婚纱设计有限公司采纳。她将企业实践案例融入技能大赛项目,助力学院服装团队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纺织服装赛道一等奖。这些成绩印证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只有让教学内容紧跟产业迭代,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工匠+”。

在瓯海时尚智造小镇的展厅,一面“成果墙”记录着学院的探索足迹:从学生设计稿被企业采纳,到国家规划教材;从校企共建工作室,到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些印记不仅串联起学院的成长历程,更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产教融合不仅是校企合作,更需要把握教育规律与产业逻辑的平衡。这一平衡体现在“双导师”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体现在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的无缝对接中,也体现在高校服务产业的自觉担当之中。当学生既能在国际赛事中展现创意,又能在车间解决实际问题;当技术成果既能获专利认可,又能转化为生产线标准,职业教育的价值便得以真正彰显。

未来,随着时尚产业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学院将继续深化“园区课堂”模式,拓展智能设计、『可持续时尚』等教学新空间。当教育深植产业土壤,必将孕育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茂密森林——这既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我们持续耕耘的动力源泉。

(作者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17日第16版

作者:章瓯雁

特别声明:[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绣成安向春园里,春色谐音比喻什么呢)]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揭秘!墨雨云间单日播放量奇迹破亿,吴谨言华丽回归成焦点!(揭秘墨雨云间剧中的逆袭爱情故事)

在墨雨云间中,吴谨言饰演的薛芳菲,不再是简单的宫斗小主,而是承载着家族荣辱、个人仇恨的复杂角色。墨雨云间在视觉效果上的精雕细琢,无疑为剧集的火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观众在享受剧情的同时,也能沉浸在美轮美…

揭秘!墨雨云间单日播放量奇迹破亿,吴谨言华丽回归成焦点!(揭秘墨雨云间剧中的逆袭爱情故事)

七十二家房客:郑钤丹的人生转型——从阿香到八姑,重新做(七十二家房客第八季在线播放)

最近的减肥经历和『抖音』直播带货活动更是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这似乎也是她在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新尝试。剧中情感纠葛和演员的转型,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也引发了对个体生活和职业发展的深思。剧情的未来会在我们的屏幕上继续展开…

七十二家房客:郑钤丹的人生转型——从阿香到八姑,重新做(七十二家房客第八季在线播放)

怎么投大屏应援(投屏应援要多少钱)

在一场活动中,观众的欢呼、呐喊和支持,都可以通过大屏幕传递给场上的表演者或运动员。每场活动都有其独特的氛围和主题,了解这些背景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进行应援设计。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或现场的互动设备,让观众可…

怎么投大屏应援(投屏应援要多少钱)

尿素维E乳膏不良反应通常包含哪些(尿素维e乳膏不小心吃了会怎么样)

尿素维E乳膏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尿素、维生素E等。该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干燥、龟裂等问题,以及角化性皮肤病如银屑病、鱼鳞病等。对于手足皲裂及角化型手足癣也有一定的疗效。

尿素维E乳膏不良反应通常包含哪些(尿素维e乳膏不小心吃了会怎么样)

听陈道明一番话,终于懂为何辛芷蕾拿下影后,85花却集体“沉默”(陈道明 朗读)

类似情况早有先例:2014年廖凡凭借《白日焰火》获得柏林影帝后,商业价值并未显著提升,只是在艺术电影领域获得了更多与贾樟柯、姜文等导演合作的机会。威尼斯影后的桂冠为她打开了艺术电影的大门,但在商业价值至上的市…

听陈道明一番话,终于懂为何辛芷蕾拿下影后,85花却集体“沉默”(陈道明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