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海』峡都市报闽南版、Daily Mail、playwithdiamonds。
相当珍贵的珠宝你知道美乐珠吗?
这是一种通常产于缅甸沿岸的安达曼海和南中国海,由涡螺产出的珍珠,虽然流行的程度远比不上现在市面上珠宝,但因为确实很好看,那种瓷器般的质感、光滑的触感和表面火焰般的色泽和图案,使其在高端市场和普通市场都具有一定的需求。
这样奇特的形态是因为美乐珠不含珍珠层,它们由方解石和霰石构成,所以才能有那样的釉面效果。
虽然名气一般,但美乐珠被称为世界上最珍贵的珍珠。
在2003年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有一颗20克的美乐珠以270万美元💵的天价给卖出,想必品相一定非常夸张。要知道按当时的汇率算,270万美元💵相当于2200万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单颗珍珠成交价格的世界纪录。
不过美乐珠并不是都那么值钱,往好处说,每一颗美乐珍珠都是独一无二的。往坏处说,根据品相不同它们的价格能差百万倍。其实只有1%的美乐珠的表面能出现明显的火焰花纹,也只有这样美乐珠才能卖出天价。
巨型海螺中的“龙珠”家住惠安崇武大岞的居民老张出海捕鱼了。
48岁的他以前确实是全职渔民,但现在不以此为生。老张的孩子们都相当有出息,他们担心父亲天天出海捕鱼太危险,于是劝他放弃捕鱼,刚好国家的禁海期越来越久,已经达到了5个月的级别。老张也觉得反正没啥能赚,孩子们一片孝心,还是不要扫兴了。
那他怎么又出海捕鱼了?其实纯粹就是找点事情做。
2017年4月3日早上,老张出海打算随便抓点小杂鱼回来煮酱油水。船没开多远,老张熟练地撒渔网,收网,果然抓不到多少东西,但他却意外捞到了一个椰子螺,估摸着得有3斤多。
老张很开心,捕鱼之旅就此打住,开船回去准备直接把椰子螺白灼了蘸酱油吃,先把整个椰子螺焯水烫得差不多,然后将螺肉给揪出来,去掉不能吃的部位后切片。
老张进行到处理螺肉的步骤,突然看到其中竟有一颗打火机那么宽的橙色珠子,看起来相当晶莹剔透,天生散发着光泽。老张又不傻,作为海边人他自然知道美乐珠的存在,只是当地称其为“龙珠”。
称量了发现这颗珠子足有15.6克重。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各路媒体的报道,不知道后来这颗美乐珠是否卖出去了,但采访中老张表示自己连螺肉就不敢吃了,连同美乐珠一起冰在冰箱中。
记者向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教授黄周英鉴定,黄教授表示这确实是美乐珠,其实沿海地区发现美乐珠的情况不少,只是品质都比较普通,所以很少上新闻。老张这颗很大,但是花纹不明显,可能拍不出太高的价格。
我印象里运气最好的一个案例还是2018年8月25日惠安山霞镇山霞村的陈先生,他一口气发现了3颗美乐珠,其中最大的一颗重29.94克!不过也没有后续报道,同样不知道这些美乐珠值多少钱。
为何如此值钱?美乐珠属『于海』螺珠,它们和贝类珠的诞生原理其实差不多的,都是它们的软体组织受到了外来刺激后的应对策略。
当寄生虫或砂粒等异物侵入时,它们的外套🧥膜发现没办法将这些异物排出后,那就只能尽量减轻这些异物对其柔软身体的摩擦和刺激,于是就分泌出丰富的碳酸钙和有机基质将这些异物包裹起来,久而久之就变成圆滚滚的一颗东西。
贝类珍珠可以由人类操作进行这个过程,只需将异物塞进其外套🧥膜内就能实现,当然步骤也没有那么简单,只是理论上并不难实现,因此人工量产珍珠贝就能产生大量珍珠。但是海螺不同,你看海螺这样的结构就知道不太容易被异物偶然进入,手动塞异物进去需要很多人力成本,而且关键是,不是塞进去就能产生美乐珠。
跟贝类珍珠不同,首先这些能产出美乐珠的海螺它们分泌的是方解石形式的碳酸钙微晶,这是美乐珠独特花纹形成的关键。其次它们只有在被某种海洋蠕虫寄生的时候,外套🧥膜才会有反应,才能开始这个过程。
然而究竟是哪种海洋蠕虫导致的,现在还是未知,那肯定就无法人工生产了。
也就是说,美乐珠的诞生完全依靠自然界的偶然刺激的事情,是非常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随机性和稀有性使其价格居高不下,然后再经过资本的炒作,就出现了一颗2200万的离谱价格。
反正就看个乐,压根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