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审美基于没有矛盾的审美,认为一致真实的东西就具有美感,而矛盾的错乱的东西不具备美感。
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审美原则在起作用,是很多人不易发觉的,但分明真实存在。倘若人与人之间闹矛盾,那么人际关系就显得不和谐,就会让别人看了笑话,显不出美好的感觉,反而让很多人说话都要有所忌讳,避免触怒一方。倘若两个人关系很好,就显出和谐的氛围。倘若社会矛盾消失了,所有人关系都和谐起来,那么整个社会发展就具有了美感。可是社会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有贫富差距的矛盾,有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有很多私人之间的矛盾等等。倘若人人都会表演,表现出没有矛盾的状态,表现出与人为善的心态,那么仍然可以展现一定的美感。城市大拆大建的过程中,人们看到很多断臂残垣,看到很多乱砖头,看到荒草丛生的局面,就觉得不美,反而生出很多悲哀,而看到整齐错落的高楼,看到宽阔的街道,发现很多高楼和街道都是一致的,而且是现实中真实出现的,就觉得充满了城市的美感。一个人的房间也是如此,倘若鞋和衣服乱扔乱放,自己的东西也乱扔乱放,从来不打扫,也不叠被子,那么整个房间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不具备任何美感。倘若把房间内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好,叠好被子,打扫房间,那么房间就会显出整齐一致的美感。
倘若城市建设中有钉子户就是不搬走,以至于很多高楼大厦围着几间低矮破旧的小砖房,那么这种画面就充满了矛盾,不一致,虽然真实存在,但不具备美感,让人觉得很不和谐。倘若一群人都在说文明的话,互敬互爱,互相帮助,突然有一个人说了脏话,而且当着很多人的面说出来,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不一致的人,当然也就不会让人感觉到美了。车站候车大厅宽敞明亮,地面一尘不染,墙上写着“禁止吸烟”的标牌。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一致,可是突然有一个人掏出烟来吸,头顶上空烟雾缭绕,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有意触犯规则,产生了和谐画面中的矛盾和不一致,当然也就让人觉得不美了。有人随地吐痰,也会被人报以冷眼,因为这种行为是破坏和谐的美感,产生了矛盾,产生了不一致的行为。很多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不要败人家的兴,当人们都在说美好事物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出头,说一些不好的现象,以免产生矛盾,产生不一致的感觉,会被其他人讨厌。当别人都说不好的时候,可以随声附和,也可以说一说好现象,但千万不要固执己见,以免群起而攻之。
社会充满了矛盾,但社会层面并不能完全要求一致。因为一致虽然带来美感,但容易钳制思想,限制言论。倘若街道全都是宽敞的,两边的门店牌匾都是一个颜色的,字体都是一样的,样式也是一样的,也就消失了错落有致的美感。虽然统一而规范,但缺少了商业艺术气息,让人觉得单调,呆板,没有活力。商业牌匾各有各的特色,有的牌匾上面用了艺术字,有的门前放了幌子,可以显出商家卖的商品的特色,吸引很多客人。这种独具特色的牌匾以及幌子艺术,本身就是没有矛盾的艺术,而统一反而产生了矛盾,让客人觉得没有生气。没有矛盾的错落有致本身就是一种美感,可以应用于建筑艺术,应用于房间布置以及装修艺术,应用于绘画艺术。全国上下要求人们言论自由,而不能要求人们只发出一种声音,只会说好话而不会说坏话,更不能要求人们只说国内的好话和外国的坏话,却并不能说国内的坏现象和外国的好现象。多样化是一种美,但多样化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展现美。倘若处在残破的环境下,充满了矛盾就不叫美,而叫悲惨。古代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本身就是真实的,也是美的。倘若统治阶级发动了战争,而且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么这种状况就是不美的,是悲惨的。
朦胧能够产生美,但人们更青睐于真实的美。倘若人总是隔着毛玻璃似的镜子看待世界,那么人就不觉得世界很美,可能刚看的时候觉得美,因为不再清晰地看世界,而是用模糊的视角看世界,有一种新鲜感,可是看时间长了,并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就觉得不美,反而觉得自己很傻。倘若去掉毛玻璃,那么人看到的世界就是清晰的,就觉得世界很美好。当然看到清晰的世界,会逐渐适应世界。倘若看到了模糊而朦胧的东西,就需要看清楚,看不清楚就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对于意识层面就不一样,人读一个故事,读一首诗,并不一定能完全读懂,只是理解其中一个侧面,或者只是理解精神层面的意义,在精神层面保持了一定的朦胧性和多义性,就觉得很美。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诗歌是真实的,因为要看到这种真实的东西,产生意识层面的朦胧,当然就觉得是美的。尤其是诗歌,很多诗歌都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给人们带来一种模模糊糊的美。似是而非,似真似幻,越是这样,越具有一定的美感,而且让人捉摸不透。一些朦胧的画作同样带给人美感,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比较朦胧,成了世界名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比较清晰,但也有神秘的微笑,比较朦胧,也成了世界名画。不管是《日出》还是《蒙娜丽莎》,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这种真实中蕴含着朦胧,让人体会到美感。
没有矛盾的状态是一种和谐的美,但并不是绝对没有矛盾,就像社会层面一样,处处充满了矛盾,但整体是和谐而统一的,也是真实存在的,就具有一定的美感。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审美原则普遍存在,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规律,人们总是潜移默化地感觉到了,却并不能准确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