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Pokrovsky大道2/14号的一间工坊里,数十位艺术家与珠宝师正凝神打磨着手中晶莹的宝石。然而,这些并非寻常的首饰——它们承载着一项难度极高的古老技艺:凹雕。
每一件看似小巧的作品,都凝聚着惊人的心血,有时仅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便需耗费一个月的精细雕琢。
正是凭借这项技艺,奠定了阿根托夫(Argentov)在高端手工珠宝领域的地位,使其成为连接俄罗斯帝国珠宝传统与当代审美的重要纽带。
一、品牌诞生:雅罗斯拉夫·阿根托夫的愿景阿根托夫的故事始于二十一世纪初的莫斯科。创始人雅罗斯拉夫·阿根托夫是一位对传统珠宝技艺充满热情的专家,尤其着迷于曾在法贝热时代达到顶峰、却在工业化浪潮中逐渐式微的凹雕艺术。
因此在二十多年前,面对俄罗斯珠宝传统工艺可能被时代淹没的危机,阿根托夫决心复兴并创新这项技艺,将“凹雕技艺”重新带入大众视野。
创业初期,他就做出了在如今看来非常关键的选择:汇聚志同道合的人才。
他将一批志趣相投、技艺精湛的艺术家、石雕师与珠宝匠聚集在Pokrovsky大道的工坊中,形成一个高水平的创作共同体。
这种“工坊”模式确保了从设计、雕刻到镶嵌的每一环节都在统一的艺术标准下完成,也为日后制作精致华丽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二、俄罗斯文化与古老的“凹雕”艺术阿根托夫的珠宝创作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文化,风格从经典延展至现代,但所有作品都遵循“以石为本”的设计理念——每件作品都围绕特定宝石的独特美感构建,致力于以最高表现力展现宝石之美,并融入俄罗斯风格的完美框架。
在宝石材质的选择上:阿根托夫不强调克拉重量或贵重宝石,而更青睐适合雕刻的材质,即透明度高、硬度适中的宝石,如摩根石、海蓝宝和碧玺等。
这些宝石的色彩、纹理与透明度本身即是艺术的一部分。贵金属如黄金与铂金,则主要作为镶嵌与衬托的框架,其工艺虽精湛,却始终服务于突出宝石主体的宗旨。
在主题创作方面:品牌始终紧扣俄罗斯宗教与历史渊源,灵感常取自东正教圣像圣徒故事、古希腊罗马神话以及罗曼诺夫王朝的重要人物与事件,并在现代审美下进行再创造,使作品既延续帝国时代的辉煌气度,又符合当代的简洁与优雅。
叶卡捷琳娜大帝
复活节彩蛋
与此同时,品牌将浮雕(Cameo)和凹雕(intaglio)技艺确立为核心创作语言。
浮雕:指雕刻的轮廓/结构高于背景/平面。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埃及,随后在古罗马时期传入欧洲,迅速成为上层社会的流行饰品。19世纪时,王室成员的头像常常被定制成卡梅奥,工艺结合了宝石镶嵌和贴金,以彰显王室的尊贵。凹雕/凹刻:这里指的是在金属或宝石上进行凹陷花纹雕刻。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凹雕珠宝极大流行,尤其是与男士怀表搭配的戒指💍和装饰性扣环、吊扣,如今流传下来的凹雕古董珠宝大都来自这一时期。浮雕
凹雕
常见的凹雕线条相对简单,雕刻难度较低,也常被叫做花式切割。
花式切割(凹雕)水晶 | 珠宝匠在售
阿根托夫的凹雕工艺需在宝石背面进行反向雕刻,使正面观看时呈现出立体而富有层次的图案,极其考验雕刻师的空间想象力。
通常需选用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宝石,以便充分展现雕刻效果。完成后,有时还会进行上色等处理以增强视觉冲击,最后才将宝石镶嵌为成品。
这种在方寸间将细节做到极致的艺术,让宝石内仿佛定格了一个小小世界。
世界顶级华裔珠宝大师陈世英,更是把凹雕的立体质感发挥到了极致,对雕刻与光线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融会贯通了浮雕、阴雕及宝石切割技巧,以他名字命名的Wallace Cut 雕刻法(五面倒影雕刻法),惊艳了整个珠宝圈,荣获了1987年的国际设计大奖。
(相关阅读链接:顶尖华人珠宝大师|17岁,在墓地学雕刻;56岁,法国总统为他站台)
过去二十年间,阿根托夫还系统收藏了当代凹雕大师弗拉基米尔·波波维奇(Vladimir Popovich)等艺术家的作品,积累超百件珍品,形成品牌独特的创意宝库。
通过与波波维奇等大师的合作,阿根托夫不仅汲取了创作灵感,更建立起完整的技艺传承体系,逐步形成“现代技术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保留手工艺温度的同时,借助电动工具、显微镜🔬和金刚石设备等,提升制作的精度与效率。
2010年代后,阿根托夫推出更成熟的凹雕系列作品。下面这件凹雕作品以蓝色托帕石为载体,刻画舞者翩翩起舞的生动形象,将动态的舞姿凝练于静态宝石之中,标志着品牌工艺迈上新台阶。
进入2025年代,阿根托夫步入风格成熟与影响力扩展的新阶段。经过前期的积累,品牌形成多元共生的创作体系:既有恪守传统技法的凹雕作品,亦不乏融合异文化元素的创新设计,呈现出从古典风格到现代创新的丰富面貌。
除了品牌特色的凹雕作品外,阿根托夫的浮雕珠宝也十分出彩。
这一系列的作品多以人物肖像为主,着重刻画人物动作、神情,栩栩如生。在宝石的选择上也更加丰富,既有色彩强烈,风格显著的绿松石,还有浮雕作品中常见的贝壳、玛瑙等。
尽管主题多样,但所有作品都始终贯穿着品牌的核心追求——展现宝石本身之美。
例如下面这条《圣天使长米迦勒》折叠圣像吊坠,以黄金配紫黄晶雕刻与珐琅工艺,充分展现了品牌将宝石雕刻与宗教艺术元素完美融合的专业造诣。
正是这种对材料本质的尊重与精湛工艺的结合,使阿根托夫的作品成为不少艺术珠宝鉴赏家争相收藏的对象,甚至部分作品都已达到博物馆收藏级别。
在国际舞台上,阿根托夫同样表现卓越。2019年与2025年,品牌先后亮相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与东京国际珠宝展,并成功进入世界著名品牌展区PREMIER PAVILION,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俄罗斯珠宝公司。
印证了品牌的国际认可度的同时,也彰显了俄罗斯传统珠宝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为俄罗斯珠宝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开拓性作用。
J先生说:阿根托夫近年来在顶级珠宝展上的展出与藏家的青睐,印证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价值。它不只是一家珠宝公司,更像是俄罗斯文化的使者,通过珠宝艺术向世界传递俄罗斯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不懈的创新精神。凹雕这门传统技艺,也在珠宝匠人的坚守中,在工业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推荐阅读:
中国第三位威尼斯影后!从鹤岗打工妹到香奈儿代言人,历数辛芷蕾的珠宝进阶史
救命!这才是顶奢!藏在台北故宫的66枚发簪,每一支都想收藏!
到底谁在戴啊?铅笔变手镯、回形针镶满钻,这些土豪“文具”进化到我看不懂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