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德国精密制表品牌朗格而言,简约并非一味地做减法,而在于追求本质——将制表艺术凝练至纯粹境界。这份追求,深深植根于萨克森百年以来的理性美学与文化传统。萨克森地区素以精湛技艺、严谨精神与低调奢华为风格标签,朗格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将机械工程的精准与艺术创作的敏感融为一体,以机芯之中的繁复打磨成就表盘之上的从容典雅。每一枚时计,既承载着萨克森精密制表的文化基因,也传递出朗格在技艺道路上从不自满、永不止步的当代制表哲学。
朗格的盛名始终与萨克森精密制表理念密不可分。这一切始于1845年,当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在萨克森州的格拉苏蒂镇创立制表工坊,他不仅为德国制表业的精密之道奠定基础,更是开创了整个地区的制表传统。阿道夫·朗格为钟表业注入新思维包括为制表工序引入公制系统、发明了3/4夹板等,极大提升了怀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在其两位儿子一同加入公司后,朗格所制作的精密怀表获得国际声誉,成为萨克森精密制表艺术的典范。这一宝贵传承在二战后被迫中断,直至1990年由其曾孙瓦尔特·朗格(Walter Lange)重新复兴:他凭借坚毅决心,令朗格表厂回归世界制表殿堂。
从左至右:LANGE 1 朗格 1 腕表;DATOGRAPH大日历计时腕表;ZEITWERK时间机械腕表
自朗格回归精密制表领域至今,不断缔造机械成就,从LANGE 1 朗格 1 腕表的大日历显示,到搭载朗格首枚计时机芯的DATOGRAPH大日历计时腕表,再到ZEITWERK时间机械腕表的数字跳字显示,无不引人赞叹。无论是简约优雅的三针腕表比如SAXONIA萨克森腕表,亦或是复杂功能腕表诸如RICHARD LANGE理查朗格跳秒腕表、1815陀飞轮腕表,每件作品皆呈现出一眼可辨的鲜明特质:匀称平衡、比例和谐、内敛低调,尽显正装腕表的典雅风范。看似轻巧松弛的设计语言,实则离不开严谨准则与精湛技艺。而这种简约美学,正是制表艺术领域难以企及的非凡造诣。
朗格机芯均为表厂自制研发
所有朗格时计均搭载完全由朗格自主研发、装饰和组装的表厂自制机芯。以未经处理德国银制成的3/4夹板、经高温处理的蓝钢螺丝、手工抛光底座固定黄金套筒等细节不仅值得近距离欣赏,更体现出朗格的一贯理念:卓越工艺不为张扬,而是源自对纯粹与真实的追求。
真正的简约,从来都不是轻易之举。这需要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去繁留简、直抵本质。朗格表厂始终通过精准工艺延续这一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二次组装。
二次组装
在第一次组装中,制表师将数百枚微小零件逐一装配并精确调校,直至机芯精准运转。随后,机芯被彻底拆解,每枚零件都经过仔细清洁,且多数情况下在此阶段加以精美装饰。在第二次组装中,机芯被重新组合,并安装经高温处理的蓝钢螺丝和抛光零件,确保机芯功能与润饰细节均无懈可击。这种繁复而耗时的工艺流程,不仅能确保腕表运行无虞,更可呈现朗格独具的精致美感。哪怕是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零件,也凝聚着同等心血。桥板和夹板饰以鳞纹或太阳纹,边缘经手工倒角至光洁明亮,摆轮夹板则由工匠手工镌刻,使每一枚朗格腕表皆独具魅力,堪称艺术杰作。
这份对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是朗格始终坚守的信念:或许至臻境界永不可及,但正是持续不断的探寻,赋予腕表独特的魅力。也正是这种追求,将看似简约的设计升华为非凡理念,自1845年朗格表厂创立以来便深刻塑造品牌,并延续至今。简而言之,这便是朗格精神的写照——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