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圈又开花了
封面 I AI制图
作者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都说时尚是个圈,如今,轮到网球裙了。
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身着网球裙的人群;写字楼里,『针织开衫』配短款网球裙的白领踩着高跟鞋👠掠过;咖啡馆露台,『运动鞋』搭亮色网球裙的辣妹晒着日光浴;就连周末的CityWalk队伍中,百褶网球裙配Polo衫的『穿搭』也成了吸睛焦点。
曾经只属于网球场的运动单品,如今彻底跳出赛场框架,成了中产辣妹的新宠。
图源:小红书截图
当瑜伽裤的热潮逐渐降温,这条自带性感基因的裙子👗,正悄悄改写运动时尚的商业规则。
时尚的魅力就在于其目空一切的颠覆性,在你尚未感知到时它已经爆卖好几轮,成了最赚钱的赛道之一。
于是全体目光再次向其靠拢,一条裙子👗的秘密开始猛烈激起了商业市场的阵阵涟漪。
“现在穿网球裙的,十个里未必有一个打网球。”有业内人士一句话点破了这股潮流的本质,网球裙早已脱离运动属性,进化成多功能为一体的时尚单品。
这股热潮并非凭空出现。早在前两年,网球风『穿搭』就时不时在『社交媒体』挑逗大众的时尚神经,而2024年的盛夏,随着运动风潮的持续发酵,这股力量终于迎来总爆发。
从『奢侈品』到平价品牌,几乎所有时尚玩家都已下场布局:Gucci将菱格纹与网球裙结合,打造出兼具贵族感与运动风的高端单品;Celine 的简约款网球裙搭配同品牌『针织衫』,成了小红书 “法式精英风” 的标配;Lululemon 则凭借透气面料与修身剪裁,收割了大批注重舒适度的中产女性♀️;就连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也迅速跟进,推出百元级别的高性价比款式。
图源:LACOSTE天猫旗舰店
网球裙为什么突然走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商品是最直接的审美投票,网球裙的火爆与其身上附着的贵族气质密不可分。
网球自诞生起就与精英圈层深度绑定,着装礼仪、赛场规则无不透着优雅与精致,这种基因让网球裙天然具备品位标识属性。就像高尔夫球包象征圈层一样,一条剪裁得体的网球裙,成了中产辣妹无声的身份宣言。
其次,是复古风潮的强势助推。当下流行的Tenniscore风格,正是对80年代网球时尚的复刻,百褶裙摆、撞色包边、迷你 logo,这些元素在现代设计中重新焕发生机。
年轻人对复古风的追捧,让网球裙既符合『怀旧情绪』,又具备新鲜感,完美适配『社交媒体』的传播需求。
在小红书上, 『穿搭』话题下已有超 10 万篇笔记,每一条都在演绎网球裙的时尚可能性。
最重要的一条是,网球裙是性感与舒适的完美平衡。与『紧身裙』的刻意性感不同,网球裙的魅力在于克制的诱惑:A 字版型修饰胯部线条,内衬设计解决走光顾虑,百褶裙摆随动作开合,走动时露出的腿部线条自带动态美感,让不同身材的女性♀️都能找到自信,这正是它能击败瑜伽裤的关键所在。
穿着网球裙,班味都淡了许多,不少人在『社交媒体』表示。
如同都市白领的JK制服那样,网球裙走起路来裙摆一甩,就能自带一种元气的氛围,松弛感拉满。
网球裙能征服职场,本质是击中了新一代打工人的核心需求。
首先是场景融合的实用性。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通勤、健、身约会的无缝切换成了刚需。网球裙恰好满足了这种多场景需求:早上穿它上班不违和,下班后直接去健身房无需换装,晚上约饭搭件外套🧥又能快速变装,这种“一衣多穿”的特性精准适配了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其次是情绪价值的满足。传统职场『穿搭』强调专业感,却常常牺牲舒适度与个性表达。
图源:小红书网友
网球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桎梏:它保留了职场着装的得体性,又通过运动基因传递出轻松活力,让年轻人在严肃的工作环境中也能保持自我。有网友调侃:“穿网球裙上班,摸鱼时都觉得更有底气。”
品牌们早已嗅到商机,开始针对性布局职场网球裙赛道。LACOSTE 推出含羊毛成分的针织网球裙,搭配同品牌 Polo 衫打造精英通勤风;Alo Yoga 则用哑光面料替代亮面材质,弱化运动感的同时提升质感。
这些设计上的微调,让网球裙成功跨越休闲与职场的界限,也让其消费场景从夏季延伸到全年。
数据印证了这股趋势的爆发力。电商平台显示,带有“职场”“通勤 标签的网球裙销量同比增 312%,远超普通款式;而在一线城市的写字楼集中区域,相关单品的复购率高达 40%。网球裙正在改写职场『穿搭』规则,更在重塑年轻人的工作生活态度。
与之相对应的是瑜伽裤的失宠,瑜伽裤首先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审美疲劳,这一点从Lululemon此前的股价下跌、营收增速放缓可见一斑,瑜伽裤的巨头都有些玩不转了,说明中产朋友们在寻找新的替代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球裙的走红,消费者选购时要谨防智商税。比如要警惕那些仅仅因为流行趋势而定价过高的产品,或是那些没有实际运动性能却标榜为专业装备的商品。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区隔》中写道:“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区分功能,象征性地显示阶级地位。”网球裙的爆红,正是这场审美权力游戏的生动注脚。
从历史维度看,网球裙本身就是一场关于“身体权利”的斗争。百年前,女性♀️网球选手必须穿着过膝连衣裙👗配平角衬裤参赛,裙摆长度甚至成为赛事规则的一部分;如今,短款网球裙的流行,既是对女性♀️身体解放的呼应,也是对传统审美规则的颠覆。
这种变迁背后,是女性♀️对“审美自主权”的争夺,不再被刻板印象定义,而是自主选择既美观又舒适的着装。
正如布迪厄所指出的,资产阶级通过文化消费建立“区隔感”,网球裙正是这种策略在时尚领域的体现。
这种高端引领加大众跟进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奢侈品』对时尚话语权的垄断,形成了布迪厄所说的“象征斗争”,消费者通过平价复刻高端审美,实现对既定阶层秩序的温和反抗。
更深刻的变化在于,网球裙的流行标志着 “审美权力的下沉”。以往某一圈层的时尚容易扩散至整个大众层面,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审美表达越来越自由。
小红书上,不同身材、职业的用户都在分享自己的网球裙『穿搭』,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有个性化的表达。这种多元化趋势,正是对商业塑造的审美疲劳的最好反抗。
就像此前走红的骑行服、飞盘装备一样,网球裙的火爆本质是年轻人对新生活方式的投票。
既承载着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又传递着个性化的审美主张;既满足了实用需求,又提供了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