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出门的时候穿一件羽绒服应该是很多人最喜爱的『穿搭』了,羽绒服保暖效果尤其好,穿上之后即使在户外待上很久也不会觉得冷。
但是即使羽绒服的保暖性这么好,很多人冬天还会因为寒冷而冻得瑟瑟发抖,明明穿得比别人多,但为什么仍旧会觉得冷呢?
这其实就是因为穿衣搭配没有讲究到位造成的,今天就来告诉你冬天穿羽绒服的注意事项,让你即使内搭薄薄一件也能温暖整冬。
为什么内穿越薄越保暖?冬天穿羽绒服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原则的,那就是内穿越薄越保暖。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原则,冬天出门的时候穿得一层又一层,最后发现反而比穿一两件保暖。
其实这是因为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在衣物之间形成了一个静止空气层,而静止空气本身就是绝热体的,能够很好的阻隔寒冷,所以穿越薄反而更加保暖。
并且内外过多的衣服还会影响身体的活动,导致身体散发的热量无法完全聚拢在身体旁边,而是被散布在一大片衣物之间,这样一来反而比着凉更容易出汗,导致身体更快着凉。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衣服太多会导致热量积攒过高,从而让人感觉到热,再加上外面寒风凛冽,一冷一热反而容易导致生病伤风。
并且服装的导热系数也是有讲究的,人们做衣服的时候一般选择导热系数低的面料,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但是羽绒服的导热系数比毛衣还要低,所以才会觉得羽绒服更加暖和。
总而言之,冬天保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风,将外层做好了防风效果,内层再适当添加一层静止空气层就能很好的阻挡住寒风。
但是如果外层和内层都穿厚厚的一层衣服,反而形成了一个很厚的空气层,这样空气层就不再是静止的了,而是会随着身体运动到处流动。
这时候即使是热空气也达不到很好的防寒效果,因为流动的空气并不是很好的绝热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冬天穿羽绒服内搭越薄越保暖的原因。
羽绒服『穿搭』误区。并且很多人腿上还会穿着裤子加打底裤加秋裤,三层衣物就能把腿包裹得严严实,基本没有一丝风能进来,这样反而导致腿部散发的热量无法聚集,从而导致腿部越包越冷。
下半身我们只要穿一条厚一点的长裤就足够了,不要再加打底裤和秋裤,否则下半身只要不是特别寒冷的天气就不容易冻着。
紧身衣物之间基本没有缝隙了,这样一来这些衣物就起不到多大的保暖效果,就算是再厚的毛衣加上厚厚的一件羽绒服也顶不上两件宽松衣物之间的缝隙带来的保暖效果,要想通过厚衣物来抵御寒冷反而会感觉非常难受。
因此冬天出门最好选择宽松款式,这样即使穿秋衣秋裤加上大棉袄、大棉裤都不会感到紧绷不适,并且松松垮垮的还能提供很好的空间让缝隙聚集热量。
因此我们一般穿羽绒服的时候都会关上拉链,将自己的脖子到小腹这一片尽可能多地包裹起来,防止寒气透进来。
但是很多人只是在关上拉链的时候交接部位放得不严,会在脖子或者小腹的地方留有一个小缝隙,让寒风不断往里面钻。
甚至还有人将下摆封闭放得特别死,但是只是在脖子上带了个衣领,让脖子露在外面直接接触冰冷的空气,这样一来就好比穿了件短袖短裤🩳在冬天出门一样。
所以无论是哪个部位都要将羽绒服封闭严严实实,这样才能发挥出羽绒服最佳的保暖效果,让你在冰雪天气中不再寒冷。
选对羽绒服更重要。除了根据这些误区进行改正以外,选对羽绒服也是提升羽绒服保暖性的一个正确方式,所以大家在购买羽绒服时也要注意这几个要点:
1. 版型选择。
羽绒服的版型有A字型、直筒型和X型等多种款式供消费者选择,不同版型的羽绒服在蓬松度和风格上有所不同。
比如A字型羽绒服通常更蓬松,并适合营造优雅气质,而直筒型则相对简单大方,更适合日常穿着。
如果想要更加修身,可以选择X型版型,它具有收腰设计,抑制腰部膨胀,更适合想要修饰曲线的人士。
当然,选择哪个版型其实也与个性有关,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一般来说,动物羽绒含量在80%及以上的产品属于优质范畴,达到90%及以上则属于非常优质。这些高含量意味着更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所以在选择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些比例较高的产品。
最后,蓬松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内胆是否破损,如果内胆破损,充满物外漏,不仅影响美观,更严重的是可能导致其使用寿命下降。一般情况下,蓬松度为800至1000属于较高水平,而1000以上则相当于非常高水平,这类产品使用寿命更长,更加耐磨损。
结语了解了这些问题后,相信大家对羽绒服也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样即使再寒冷的冬天也困扰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