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服装店一条马面裙售价1850元,面料100%化纤惹争议 绫罗绸缎中的罗到底是什么 本报记者 陈颖 文/摄
引发争议的马面裙 购物网站截图 |
四经绞罗制成的马甲 |
细数这两年风靡服装界的国风潮,马面裙必有一席之地。
『明星』️徐娇汉服店中的马面裙同样吸引了不少拥趸,其中有一款定制版马面裙标价1850元,因宣传中强调“绫罗绸缎”“花罗”等传统材质,但商品详情页标注面料为100%聚酯纤维(化纤),引发质疑。对此,徐娇回应称:“罗”不是材料是织法,这次使用的“罗”是特别定制,很多大品牌也在用,希望把这种中国传统织造工艺带回现代生活。
这样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绫罗绸缎的“罗”到底是什么?昨天,记者请教了多位业内专家并走访了杭州丝绸市场。
罗是什么?是材料还是工艺
“传统的‘罗’一般指一种丝织面料,根据纹样、织造等因素,每米价格一般在数百元到千元不等。”一位纺织专家告诉记者,罗织物的工艺比较独特,与平纹织物相比,其经线不是相互平行而是互相绞缠的,纬线再从相绞的经线中穿过,如今市面上比较知名的罗织物有杭州的“杭罗”和苏州的“吴罗”。
其中,杭罗使用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间隔排列织成的丝织品,是古代杭州的传统丝绸贡品,也是罗类丝绸中的代表性品种,由于生产起源于杭州,故称为杭罗。杭罗分横罗和直罗两种,绸面纱孔眼成横向排列的为横罗,成直向排列的为直罗,横罗按照相邻一行纱孔眼之间纬线的数量有七丝罗、十三丝罗、十五丝罗等区别,主要用于制作夏装,具有质地紧密结实、较耐穿等特点。
“由于丝绸价格较高,近年来,也有以化纤(聚酯纤维)等材料,用绞经织法做的面料,因为不含蚕丝,市场上称为‘仿罗’或者是‘化纤罗’,价格与真丝罗相去甚远。”这位专家认为,如果售卖的并非丝织造物,最好备注以免误解。
“‘罗’是一种古老的制作工艺,也是一种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绞转的织物。”另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罗”是一种组织结构,因其独特的绞经组织而闻名,其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先民时期,当时的罗并非纺织品,而是指古人用于捕猎的具有罗组织的编织物。随着蚕桑、丝绸业的发展,人们以蚕丝为原料,才开始运用绞经编织的技术进行面料编织,并将其称之为“罗”。
现代纺织技术发展,让能运用罗织造工艺的新材料也越来越多,其产品也各有优势,“消费者可以为设计或者品牌溢价买单,但关键还是要看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是否对等。”
纯桑蚕丝马面裙,面料成本就在1500元上下
在位于杭州西健康路的丝绸市场中,记者陆续发现了多家售卖“罗”的店铺。从价格上看,店里“花罗”面料每米的开价从120元到400元不等。一件用花罗制成的品牌上衣售价599元,一件花罗旗袍售价可达上千元。
记者走访发现,商户们普遍认为“罗”是桑蚕丝面料中的一种,有商户用“纯罗”的表述来代指百分百桑蚕丝的罗织品。也有部分商户售卖的“罗”价格在两三百元,商户表示这种“罗”并非“纯罗”,而是加入了天丝等材料,因此价格也较“纯罗”更为亲民。
“绫罗绸缎,罗占一种,在丝绸行业,罗一直是一种丝织品的代称。”“金字定制”是丝绸市场里一家专门制作丝绸旗袍、马甲的老店,店主金师傅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纯罗”价格较高,因此带动市面上用其他材质的罗织造工艺产品走俏,比如用天丝、棉等材料作为其中部分经线材料,或是全部使用化纤材料。
“像我们家的一款花罗旗袍,光面料就要300多元一米。如果按制作一条马面裙至少需要4米面料计算,光面料成本就在1500元上下。现在很受顾客欢迎的四经绞罗,由于需要人工织造,面料价格更高。”
金师傅提醒,消费者如果想要购买到心仪的“罗”,需要仔细检查商品材质,“有个别商户会使用同样带有孔洞、价格较低的桑波缎提花面料来冒充罗类丝绸,外行往往很难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