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弥”取自“芥子纳须弥”;微小之中,蕴藏广阔世界,以此致敬每一位身体中蕴含无声力量的创作个体。本届舞蹈周因缘而聚。因舞者之缘,一个专注于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得以成立;因观众之缘,这个空间将被共同的生命故事充盈。谨此向所有汇聚于此的缘分,表达深切的感谢。
除舞蹈作品展演外,将围绕“对话”展开工作坊与圆桌会谈,期待在对话中激发更多创作的可能,在相聚中见证即将诞生的美丽。芥弥舞蹈周,期待您的参与。
| _ | 
| 
 | ||
| 
 | ||
| 
 | ||
| 
 | 
储能剧场
8A
一部关于我与群体的四人舞作品。
以“行走”“观望”和“飘索”作三段式结构。
在行走中,在观望中,方向高悬在头顶。
在飘索中,生活匍匐在脚下。
主创简介
可左右滑动查阅
编导|舞者:韩金豫
青年编导,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学院编导专业硕士。艺术实践聚焦于传统文化与当代舞蹈、影像及数字科技的跨界融合。创作包括《聊斋志异·画壁·忘川》系列作品、舞蹈作品《鸾》《毕方霁》《袖·观》及舞蹈影像《Obsession》《“善”意》等。曾获选北舞“70年70部”中小型原创作品等专项扶持,并获得意大利国际舞蹈人才大赛等赛事奖项。
编导|舞者:刘雅瑾
青年编导,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曾独立编创了《孤行》《无处不在的》《亭亭生》等多部中小型作品,先后亮相于老舍戏剧节、北京大学生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舞蹈节及“顶尖舞者”等专业平台并荣获多项奖项。
编导:『王凯』雅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编导系硕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CCTV-1《古韵新声·春节》、《龙腾虎跃·中国年味》、CCTV-4《四海同春-全国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节目组舞蹈编导;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弘毅书院舞蹈教师;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 2023 年度探索性项目《“南唐盛宴”——<韩熙载夜宴图>数字绘画展》演员;编创及表演作品《竹·石》《希冀》《我的心里住了一个小偷》等。
编导:郝佳怡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编导系硕士。个人编创作品包括小型舞剧《黎文·黎纹》及《逢亦识》《波隆·纹》等多部单双三舞蹈作品。作为演员参演了第十二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入围作品《鹭之路》。参与创作项目《以舞述说个体:首都家政群体创作力开发的实践调查》,荣获2023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市级优秀示范项目。
舞者:李龙玥
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
创作及出演音乐舞台剧《玄鸟》、舞蹈剧场《拓·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项目动捕舞者、《燕云十六声》动捕舞者等
参与创作海淀公园湖景演出《盛世畅春》、AIGC舞台剧《甲骨奇遇记》、行浸式舞蹈剧场《舞游秘境·山海经》、舞蹈影像《拓》《致AI丽丝》展出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入围大学生AI 艺术季——AI 影像创作单元。曾获新加坡国际舞蹈节金奖、 全国大学生短视频创意大赛金奖、中国研究生两创大赛二等奖等。
舞者:乔玉新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舞蹈理论与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
可左右滑动查阅
梦象Dreamscape
本作品采用非线性叙事与碎片化的身体语言,同时借鉴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深入探讨潜意识中的象征意象与情感记忆,并通过动作、对话、空间构成与结构节奏将其转化为可感的形式。
这一创作过程,从现象学视角重新诠释梅洛-庞蒂的“身体感知”概念——身体既是感知的主体,也是感知的媒介。同时,舞者自身梦境的片段成为排练与对话的线索。舞者通过具身经验“描绘”梦,而非“再现”梦;换言之,这并非试图解析梦,而是让身体和语言去“经历”。将其融合个体梦境的心理深度与集体情感共鸣,邀请观众参与一场身体、心灵与记忆的对话。
主创简介
可左右滑动查阅
编导:蔡淳怡
独立编导创作者,毕业于圣三一Laban音乐舞蹈学院编导专业。
将创作实践立足于身体作为记忆与情感的载体,同时注重舞者的具身经验与心理状态,将抽象的心理感受转化为动态的肢体语言,将其呈现出诗性、碎片化与层叠的视觉质地。
Runaway sanity—International Screen Dance Festival December 2025;舞者
The Blue Delusion—International Screen Dance Festival November 2022;舞者
Sense—The Dubai Dance Competition
November 2023;编导及舞者
Empty But Solid—The London Festival October 2023; 舞者
舞者:徐雯婧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创作专业mfa在读。
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舞者;
2025SIDCT当代青年舞蹈年展舞者;
顶尖舞者全国50强;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独舞项目组专业一等奖;
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PDE国际舞蹈展演专业组金奖;
舞者:刘紫逸
毕业于圣三一拉班音乐与舞蹈学院,一个热衷将现代舞创作理念与抽象认知哲思融合的现代舞编导和舞者。
舞者:刘子铭
专注于舞蹈表演与编创的青年艺术工作者。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专业,后于英国三一拉邦音乐舞蹈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呐喊》;
2025年受邀为重庆歌舞团舞剧《超燃青春之上下城》担任编导;
个人创作作品《We Must Be One》、《Performer》、《Puzzle》等。《Puzzle》曾参加2024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并获评论家五星评价。
舞者:黎馨文
毕业于集美大学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当代舞双年展《栖迹》舞者
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地象》舞者
集美大学百年校庆当代舞《合》舞者
GaGa Lab专业舞者训练营德国柏林站
舞者:于佳鑫
附中毕业于辽宁歌舞团附属艺术学校中国舞专业
现就读于上海体育大学舞蹈编导专业
2025年顶尖舞者(16-18)百强
第十届汇创青春“三等奖”
第18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古典舞系列组第一名
第18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个人全能系列组第二名
参加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上海队)
可左右滑动查阅
漂亮漂亮CIAOCIAO
作品是立足于探讨“行动 ”而开始,伴随着“行动 ”中所经历的过程 。身体运动和表演过程在呈现上不是一个单一的状态。作品在身体的持续性、时间性和能量转换的过程里去发现和接受不同状态的经验。同时从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累积着的紧张与挤压的肉身经验里,开始对身体、生活空间以及内在空间进行重新理解与审视,在这个过程里它调动着人的本能感受— ——身体的偶然性、脆弱性以及欺骗性。虽然对于未来,这些经验不一定起作用,但至少印证着“漂亮漂亮 ”不是在追求标准的答案,它是一个不断行动与验证经验的过程 。“漂亮漂亮 ”是两个相同词语的组合,不仅在寓意上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组合之下它又多了一种强调, 一种重复, 一种复制与模仿的意味。
第二届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参演剧目
主创简介
可左右滑动查阅
编导|舞者:张俏俏
出生于湖南, 目前生活于南京,工作于各地。主要从事独立艺术创作,作品通过游动观察以及身体力行的方式介入身体于“周围 ”的关系,致力于通过再现及行动(舞蹈 、行为 、影像等), 呈现出视觉之后的身体存在, 探索调动出“身体 ”与“周围 ”的相互照应。
代表作品:
《游戏游戏》——首演于闽南大戏院
《漂亮漂亮》——入选第二届 GOAT 构特别青年剧展,于上海 YOUNG 剧场首演《日常举重》——入选第二届广东现代舞周“新锐编创计划 ”扶持项目
《CIRCLE × MEXICO CITY》——受邀为美国 JACOB JONUS COMPANY 全球国际舞蹈电影节创作舞蹈短片
《13 Movements》 ——首映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The 7th Beijing Indie Short Film Festival , 并获得 THE ATLANTIS AWARDS 的最佳编舞奖
《云洞图书馆: 云游》——“舞蹈与建筑 ”影像, 作为编创及主演
她曾担任陶身体全职舞者, 参演作品《重 3》棍舞(独舞) 、《6》等; 在葛尔汉导演的电影短片《草原梦巴黎》 中担任主演; 参演沈伟作品《融》等。
自 2025 年起她在北京、南京、广州、长沙、厦门、福州等多地开展工作坊教学。
概念|视觉:杜万万
1991 年出生于贵州遵义, 后随父母在江苏常州生活, 2010 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2018 年雕塑专业研究生毕业,2019-2022 年艺术机构担任艺术总监,2022 年至今从事独立艺术创作, 现工作生活于南京 。在艺术实践中关注于身体与意识、空间的交织与流动,从而探索视觉之后身体存在的感受与想象。艺术创作媒介包括但不限于雕塑 、绘画 、装置 、舞蹈和新媒体。
可左右滑动查阅
障碍OBSTACLE
肢体剧《障碍/Obstacle》作为一部聚焦身体语言的当代作品,作品摒弃传统线性对白,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表达,深度解构当代人的双重生存困境:既是亲密关系里,在权力依附与自我迷失间的拉扯;也是社会性别标签下,身份认知陷入的迷茫与桎梏。
作品始终叩问困境本质,最终将视角落于生命韧性——于破碎中重建自我,在陪伴中寻得前行的力量。
主创简介
可左右滑动查阅
编舞|舞者:由雨斯瑶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代舞编导专业作品《A little rain》参与韩国国际现代舞比赛、意大利国际舞蹈人才大赛、迪拜国际舞蹈比赛等国际比赛。编舞作品《暂停/Pause》受邀第四届青年跨界舞蹈艺术周、广东现代舞周、意大利萊切舞蹈比赛等平台;作品《形断、形变》晋级韩国首尔舞蹈大赛、韩国国际现代舞比赛铜奖。2025年文旅部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项目《仰望·苍穹》舞蹈诗剧担任执行编导兼顾演员;参演北京市文联优秀剧目现代舞剧《裹挟》。主要作品:《A little rain》、《暂停/Pause》、《移动》、《形断、形变》肢体剧《障碍/Obstacle》。
编导|舞者:李佳奇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代舞编导系原创编舞作品《暂停/Pause》受邀跨界青年舞蹈艺术周以及广东现代舞艺术周2025年文旅部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项目《仰望·苍穹》舞蹈诗剧担任执行编导兼顾演员参演全国现·当代舞蹈研讨会入选作品《逝者如斯》担任领舞2024年参演“中国舞蹈协会环境舞蹈周”北京现代舞团《行走的云》 ;“大漠深处”大型艺术活动主要作品:《剥离》、《呐喊》、《暂停/Pause》、《左脑右脑》、肢体剧《障碍/Obstacle》
舞者:王恩博
青年舞蹈家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桃李杯优秀表演人才荷花奖现代舞提名奖韩国国际舞蹈大赛金奖代表作:《无间》《重圆》《赓续》《伯牙绝弦》《舞蹈史诗黄河》《诗意东坡》
舞者:赵羽芦
现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参演悬疑舞剧《第十一个人》,分饰角色“女仆”“将军妻子”“怀孕的修女”。参演舞剧《探春天》,饰演角色“冷冰冰”。荣获“2023~2024季PDE国际舞蹈展演” 金奖。参演《打工人的春天》获“ 2024意大利国际舞蹈比赛”全球总决赛现当代舞群舞组表演二等奖。本科三年获得2次学院二等奖学金、1次学院三等奖学金、院三好学生称号、优秀团员称号、乔杉公益基金-苌玉琳社会志愿服务奖•国家级奖项/一等奖。
舞者:李鹏举
现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代舞编导专业;2025年参演文旅部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项目《仰望·苍穹》舞蹈诗剧参演全国现·当代舞蹈研讨会入选作品《逝者如斯》2025年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的2025顶尖舞者成长计划江苏分区参赛作品《抟土之间》
舞者:刘笑天
现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古典舞表演专业;曾获河北省小小舞蹈家舞蹈大赛表演三等奖;河北省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河北省高校民族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2024年顶尖舞者,曾担任四川南昌《阆苑传奇》男主演
可左右滑动查阅
素人剧场
月光 Enlightenment
我们是宇宙的星辰,每个灵魂都如同高山的流水、 燃烧的火焰、屹立的树木、变化莫测的『云朵』、被雕刻的石头 在扬尘中慢慢显现, 闪耀微光。每个灵魂都有着自身的属性 ,本身就是光,以自己的节奏燃烧!我们的头脑永远有缺失、评判 、衡量 、比较、二元对立......身体不美,充满了缺陷,对周遭事物的不满......这是生活,我们永远要去面对的。
“危险”一直在威胁,但勇气与相信让你放下一切而全然片刻 !
作品经历了两年的探索,导演带领普通人不断回到她们的身体去考究那潜藏的“语言”,让她们制造动作、说出心声,让她们去聆听自己的“言外之意”,再去回忆中寻找伤痛,看到内在的那个自己(孩子),一层层的用舞蹈疗愈着自己的伤痛,同时开拓出身与心连接当下的喜悦。《月光 Enlightenment》是照亮生命当下的一场仪式,让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内在流淌的那些酸甜苦辣,“诗意”地记录着生命正在闪耀的现场。
主创简介
可左右滑动查阅
发起人:蒋可钰
中国新锐舞蹈编导、中非文化交流使者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北京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
- 第⼋届全国杂技(魔术)⽐赛编导奖
-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卓越贡献奖
- 意⼤利忆派创意舞动在学者
- 北京奥运⽂化活动“⾮洲之夜”创作演出《在云的那端》
- 法国巴黎“欢乐春节”总导演
- 伦敦奥运会⽂化活动编舞、舞者
- 挪威易普⽣国际特邀编舞
- 同⾈共济“甲⼦—中国与⾮洲60个故事之⼀⼈物
导演:阿蓓·⻄蒙Abbe Simon Romuald
喀⻨隆歌舞艺术家,现居中国,专注创作
舞剧、⾳乐剧、策划演出、歌舞晚会、开
设⼉童、⻘少年、成⼈艺术⼯作坊,研发
创意课程等。 曾任喀⻨隆国家舞团演员并
研习现代舞、古典芭蕾、现代⾮洲舞、编
创,声乐等并出访各国巡演 。
曾获得阿尔及利亚“ ⾮洲最具潜⼒编舞及
⾳乐⼈奖”
法国阿维尼翁 Avignon 艺术节 in单元“最
佳男舞者”荣誉
BlackStar 喀⻨隆城市街舞冠军获得者
(喀⻨隆&中国)ABBE DANCE COMPANY 阿
蓓舞团创⽴⼈
法国AV乐团作词/歌⼿,发⾏“蓝⾊星球
的居⺠”⾳乐专辑
法国艺术教育前沿者PALAPALA系列艺术
课程创⽴⼈
素人舞者 涂海燕
艺术家(绘画 影像行为)
创作是我本能的需要不间断的创作是一种表达一种行动同时也促使我
深度思考。行动如同生命的延续生长。多年的艺术课程教育,
陪伴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寻找每个人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发现自己的光芒。
3Studio空间参加摄影联展《无名》北京法国文化之春艺术节行为《生命》
北京凹凸空间行为《空间身份关系》上苑艺术馆联展“超结构主义”
黄道明空间个展”针灼“、上苑艺术馆国际计划驻留、超体联展宋庄集装箱美馆
素人舞者:王 蕾
曾从事艺术课教师、平面『设计师』、广告导演等职业,始终沉浸于艺术领域的探索。舞蹈,将我所有艺术感知串联并彻底激活,过往诸多困惑与无解的问题皆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我仿佛越来越懂自己、看见自己,为自己而活…目前创办极目摄影工作室,这份被舞蹈唤醒的“看见内在”的能力,也成了我的创作初心——用相机📷️走进每个人的内心,拍出有灵魂的肖像作品。我将这份内在力量连同过往多元职业积淀与所长深度融合,在跨界创新中寻求新突破。
素人舞者:杨佳
跨界戏剧打工人,毕业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应用英语专业。曾参与不同形式剧场演出:记录剧场《做家务的女子雕像》、素人舞蹈剧场《月光》、《非洲舞!一起跳》、戏剧沙龙《游戏》、沉浸式即兴喜剧《相亲很酷!认真会哭?》;自编自导自演电影短片《隔离期》;音乐剧《西湖东坡》《艺术区》编舞翻译;《摔在地上的世界》《禁闭所》舞台监督
素人舞者:郝男男
一个在生活里常常切换身份的人——
心理学老师,艺术疗愈师,Noa Noa咖啡创始人、三个男孩的妈妈。
跳舞对我来说,像一次回家。
不是回到房子里,而是回到身体,回到那个最真实、最自由的自己。
在音乐的流动里,我听见心的节奏,也让身体去表达那些语言说不出的情绪。
舞动的我,不追求完美的舞姿,
只想在流动中,遇见那个能微笑、能呼吸、能闪光的自己。
素人舞者:锦雯
生活和事业都不喜欢一眼看到天花板的境遇,喜欢在新的领域尝试和感受。热衷瑜伽深造和读书分享,追求着心灵的松弛和灵魂的安静。新晋加入素人舞团,感觉舞蹈时比任何时候都像自己,这一刻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我与世界与万物与我自己同在。
素人舞者: 鱼波
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战地记者,用镜头记录人类的苦难、不甘、斗争。
十多年的新闻工作,时常挣扎在梦想与现实、
自由与限制、事业与家庭间,像一条缺水又缺氧的鱼,常常要大口喘气,才能觅得片刻宁静。
如今,在不务正业的路上寻寻觅觅,不知所踪。
我叫鱼波,在素人舞蹈的世界,我找到了六边形战士的一个清晰侧面,沉浸当下,无论悲喜,不求认同。
素人舞者 :张苹
藏漂十年 现居北京
从事文字/艺术工作/影像作者
出版物 《藏漂十年》 中信出版社
《找一个背风向阳的草坡睡个觉》上海三联出版社
《红楼梦》彩本插图
影像作品 《冬天回家》《土制没药》《情歌》《黑漆》
参与剧场作品 《阅读饥饿》 《梦想者》
可左右滑动查阅
萌芽剧场
微光之下IN THE HALF-LIGHT
他们曾被卷入疲惫与孤独的漩涡,在现实的泥泞中踉跄前行,直至外在的壳与内在的心灵一同崩塌,生命的意义仿佛随之碎裂。然而,无论现实多么令人无法喘息,无论日常多么令人形色匆匆,生活总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从最微小的缝隙里投下一束光。
那光不刺眼,也不喧哗,却落在身体最深处,唤醒他们埋藏已久的原始生命力。他们在废墟中缓慢而坚定地生长,明白了:重生不是一次辉煌的崛起,而是一场悄无声息的觉醒。它不是奇迹,也不是逃避,而是在沉重之下,仍然回应生活的勇气。
这支舞,是舞者们对那些无法言说的沉重的回应;也是一面镜子,照见每个人。
当他们归于寂静,微光尚未熄灭——此刻,我们,将带着什么继续前行?
主创简介
可左右滑动查阅
艺术导师:黄昕 张祺
当兔艺术教育创始人与核心教师
立足身体现象学,
提出“节奏—结构”的舞蹈实践模型,
致力于让课堂与剧场成为可被“居住”的结构。
《竹之舞》编导|舞者:张若宸
读完《素食者》,我想把身体从“被证明”的逻辑里退出来,
像植物那样安静向上,按照自己的秩序生长。
《相片》编导|舞者:鲁涛歌
打開那本相冊,我們和過去相遇我們与他揮手道别;
跳完这支舞,我们向此刻说:再见。
《微光之下》编导|舞者:苏昕童 钱媛
在强光下,我们看世界;在微光下,我们照见自己。
《微光之下》,我们用呼吸、用重量,把起落和静止还给身体…
《无题》编导|舞者:周俊赫
我无法为未来命名,但我可以为它跳支舞,
把它从未来带到现在,再送给过去。
然后,它就有了一个名字,如上所述…
微光舞者,正在起舞
可左右滑动查阅
数字剧场
兀兀WUWU
《说文解字》中,“兀”为“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而后引申为高耸、独立、静止等意,凡从兀声之字亦多取孤高之意。每见此字,都不免令人幻想出一个寂寞又百无聊赖的小人,他与自己结友朋、观日月、度春秋,岁岁年年。他每天都会在心中谱写只属于自己的英雄史诗,无人知晓也自得其乐。他的孤独没有原因、也没有尽头,他只管兀自、兀然地兀兀穷年,一程又一程地走完这孑然一生。
在北京生活了六年,我在太多人身上见到这个小人的影子。也正是在这些细碎的片段里,我看懂镜中枯坐的自己、看懂空空如也的生活、看懂清白磊落的明天……这也许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好看”的舞蹈,但它是可读的、可感的,是真诚而不夸大其词的。希望步履匆匆的你愿意停下来,在《兀兀》里看到自己。
主创简介
可左右滑动查阅
编导 :徐欣彤
北京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爱语词字句间的铿锵逻辑、也爱手舞足蹈中的自然知觉。曾任北京大学学生舞蹈团副团长、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文艺队指导老师、泰戈尔流萤诗韵剧团演员与舞蹈指导。作为舞者,出席2023中关村舞剧节开幕式,演出独舞剧目《借》;参与Sasha Waltz & Guests舞团作品《In C》中国版,于歌德学院进行展演。作为编导,在舞团期间编排多个群舞、单双三人舞与舞蹈影像、环境即兴作品;其中,独立编导作品《又一春》入围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单元。
舞者
路曾忆
北京大学药学院博士生,舞产阶级成员。
马潇依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北大舞团成员。
牛小凡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舞蹈是我的语言,期待与你共舞。
谭笑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在读。Viva La Vida!
杨雨荷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在读。最近的感想是与其庸人自扰,不如跳支舞蹈!
可左右滑动查阅
山门来吧数字艺术馆
位于北京中轴线北侧宏恩观山门内,是极少数同时展现古建魅力和数字交互影像震撼力的展览空间,常年展出创新型的光影展览,并且和各类型艺术联动,高频常态更新展览和演艺内容。幕后运营团队做为国内顶尖数字艺术创作者,在艺术IP开发、非遗文化活化和智能技术应用上具有领先地位,长期与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等文旅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开展合作。
2025芥弥舞蹈周
储能剧场
《8A》+《梦象》11月7-8日 19:30-20:30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5号蓬蒿剧场圆桌会谈(30分钟)
《漂亮漂亮》+《障碍》
11月14-15日 19:30-20:30
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5号蓬蒿剧场
圆桌会谈(30分钟)
素人剧场
《月光》11月16日 19:30-20:30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5号蓬蒿剧场
工作坊(40分钟)
萌芽剧场
《微光之下》11月9日 19:30-20:30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5号蓬蒿剧场青少年舞蹈美育讲座(30分钟)工作坊(30分钟)
数字剧场
《兀兀》11月16日 14:30-15:30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胡同2号山门来吧数字艺术馆“芥子须弥”数字艺术展(30分钟)
主办:北京蓬蒿剧场
策划:李波
艺术顾问:余锦鹰
制作:东红
统筹:魏敏
圆桌访谈人:梁丹丹
海报及主视觉设计:吴奕纬
访谈纪录:房宇轩 星刻
特邀摄影:王老麦
现场支持:王云鸿 穆穆
财务:郑洁
鸣谢:
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
山门来吧 当兔舞蹈教育 行走剧场 ELVITA生活便利签
BIZOT MIME LAB AHN文艺生活 观演之间 阿曼达
特别支持:
小云南· 邱琴 李猛
送酒先生·王涛
“芥弥”取自佛典“芥子纳须弥”——意指微小的芥子之中,也能容纳雄伟的须弥山。它象征着极小与极大之间的辩证与融合,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深远的境界。以“芥弥”为名,致敬每一个看似微小却内含宇宙的创作个体。
温馨提示
1. 剧场未设停车场,驾车观众可将车辆停置交道口南大街或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里(两条胡同均为单行线,东棉花胡同从东向西顺行,北兵马司胡同从西向东走顺行);
2.蓬蒿剧场不对号✔️入座,观众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入场;
3.报名注意事项:
a.学生报名限本科及本科以下的学生,核销时请出示学生证
b.1.2m以下儿童无需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