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萧山一网友在本地论坛上发帖:现在怎么没人提钻石了?前几年结婚时花了五六万买的,现在还值多少钱?买来只戴过一次,换成黄金的话,翻三倍了。
看看如今的金价,再想想自己当年花巨款购买的钻戒,很多人的心情都是这样的——
评论区有网友表示,那句熟悉的“一颗永流传”,再也不复当年的荣光,回收也卖不上价。
“
网友@热心萧山市民:普通钻石没有保值这一说法,而且现在也可以人工培育了。
网友@我改了个名字: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
网友@Qct:现在最多值两三千。
网友@出发呀方哥:钻戒最坑了,你现在去流转,估计就3-5千,还不一定有人要,所以自古就黄金被全世界人类喜欢。
网友@与我所得:不值钱,这玩意,只有买的时候值钱。
网友@寳的贝:钻石除了1克拉以上的高品质,或者大牌的卡地亚蒂芙尼之类的,都不值钱,买来就是石头。
网友@俞泽龙:做钻戒定制的我已经老老实实去上班了。
网友@神扣扣:你看,现在黄金肯吃肯吃的往上涨,钻石💎呢,没声响。
也有网友说,当年买钻戒没考虑保不保值,戴着闪闪亮亮,开心就行了。
“
网友@天天向上:一颗钻石永流传,没有想到增值和保值这方面,只想到漂亮就行,闪闪亮晶晶。
网友@马达加斯加De鹿:是的,但是也没办法,还好我那时候就买了3万不到的钻戒,没买很贵,19年时候。
网友@dear11:就值个几千块钱,那时买的钻戒钻石对戒,现在亏到家了
戴过几次就不戴了。
网友@琉璃仙子玫瑰:09年那时候只想着买个一克拉的显摆,其它就买了彩金的项链,黄金只买了手链,悔啊。
网友@明天见:我亲戚前段时间订婚,给女方买了一颗钻戒七万多,加上其他首饰二十万出头了,两家人去选的,个人觉得在谈婚论嫁时买的起的人当下是不会在意保不保值的,买的就是一个开心。
网友@布丁妈:我那时候说喜欢黄金,对钻石无所谓,我老公非觉得我是说反话,坚持买钻戒。
网友@随便取个名字吧:咪咪小买了一颗,意思下,主要买的黄金,十几年前就觉得黄金好。
网友@甜味橙子:黄金会跌的呀,喜欢就好,很多物质都带不走的,开心最主要哈。
网友@Aron:当时买了黄金,钻戒买了玻璃道具。
网友@开心老太太
3万的钻石戒指💍只值一条朋友圈
不方便烧饭,从来没戴过了
↓↓↓
网友@榴莲酱
只有刚买的时候戴了一下
↓↓↓
新闻多看点
全球黄金需求创新高
10月30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数据称,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同比增长3%达1313吨,创下单季度黄金需求的最高纪录;需求总金额同比增长44%达1460亿美元💵,也创下历史新高。
黄金需求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推动。三季度黄金投资需求激增至537吨,同比增长47%,占全部三季度黄金净需求的55%。
2025年截至三季度末,黄金需求总量增长1%至3717吨,对应金额达3840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尽管金价处于创纪录的高位,全球央行三季度仍然大幅购金,净购金量总计220吨,较二季度增长28%,较上年同比增长10%。从前三季度整体上看,全球央行净购金总量达634吨,虽低于过去三年的异常高位数值,但仍显著高于2022年之前的平均水平。
三季度金饰消费同比出现两位数下滑(该势头已延续至第六个季度),降至371吨,主要由于金价处于历史高位,金饰消费量因此持续承压。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饰消费额却同比增长13%,达410亿美元💵。
从中国市场来看,2025年三季度,中国市场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需求(包括金饰、金条、金币及黄金ETF)达152吨,同比下降7%,环比下滑38%。其中,三季度金饰需求达84吨,环比季节性回升21%,但同比仍下降18%。
但按金额计,三季度中国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需求高达12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比激增29%,创下三季度历史最高水平。
联储证券认为,长期视角来看,在美国逆全球化和财政赤字规模持续高企背景下,黄金目前依旧是对冲债务可持续性和美元💵趋势性走弱首选资产,新兴市场央行2025年依旧持续性买入黄金,金价长线看涨逻辑未变,预计黄金价格四季度将呈现高位震荡行情。
金价短期“深蹲”是上车良机还是劝退信号?
近期,国际金价在持续上涨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回落。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这期间,尽管金价连续重挫,国内市场黄金ETF依旧保持净流入状态。“这说明很多投资者将本轮调整视为‘倒车接人’的机会。”沪上一位贵金属分析师对记者分析称,倾向长期持有的资金仍看好黄金在降息通道中的表现,尽管短期金价承压,但“去美元💵化”趋势、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以及美国债务扩张带来的长期通胀预期,仍为黄金提供中长期支撑。
对于能否在当前价位加仓,刘洋建议,不要因为近期黄金表现好,就冲动性地增加黄金的配置比例。投资者应从资产配置角度出发,确定家庭资产配置中配置黄金的比例,并严格地按照最初确定比例去纪律性地执行,确保资产组合的波动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非理性决策。
此外,交易所和银行已相继发布风险提示。近期上期所、上金所纷纷上调黄金保证金比例及涨跌停板幅度,多家银行亦提高寄存金产品起存额,并提醒客户合理控制仓位。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 | 萧内网萧山论坛、界面新闻、今日霍州
编辑丨刘雨诗
责编丨张雅雪
编校 | 张义
审核 | 包勇
审发 | 石昌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