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常被称为“癌症之首”,及时治疗对患者生存至关重要,强调了早期发现与治疗的重要性。在这之中,甲胎蛋白(AFP)检测对于肝癌具有一定的筛查价值。然而,是否AFP水平升高就意味着一定是肝癌呢?接下来,我们将探讨“AFP升高背后的原因”。
成人中约80%的肝癌患者会出现血液中AFP水平上升。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AFP含量微乎其微,但肝脏发生病变时,会产生这种蛋白的能力恢复,导致AFP水平升高。
除了肝癌,病毒性肝炎活动期间也会观察到AFP轻微至中度增加,通常范围在50-300mg/L之间,增加幅度不大,且经过治疗后可降低或恢复正常。
肝硬化患者大多数AFP水平保持正常,少数有所升高,多数情况下不超过300-400mg/L。如果持续超过这一范围,需考虑是否有病变的可能性。
此外,其他情况如肝损伤、妊娠、充血性肝脾肿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睾丸或卵巢的胚胎性『肿瘤』等,同样可能导致AFP水平上升。
面对AFP升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极为关键。由于这可能指示着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普通或非专科医院可能不具备检测AFP及处理AFP升高的能力。因此,寻求专业、大型的肝病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