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心脏跳得很快可能与体位性心动过速、睡眠呼吸暂停、焦虑、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眠姿势、改善睡眠环境、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平躺时回心血量增加可能刺激心脏加速跳动,尤其常见于晚餐过饱或睡前大量饮水者。建议睡前两小时限制液体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尝试左侧卧减少心脏受压。如果伴有头晕或胸闷,需要排查是否存在贫血或低血压。
夜间呼吸暂停导致的低氧血症会触发代偿性心率增快,典型表现为鼾声中断后突然惊醒伴心悸。肥胖和颈围粗大的人风险较高,可以通过减重、使用口腔矫正器来改善。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长期压力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夜间副交感神经优势不足时会出现阵发性心悸。认知行为疗法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提高心肌细胞兴奋性,表现为静息心率增快伴手抖、怕热。确诊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常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可能在夜间发作,突发心率超过150次/分钟且节律不齐。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可确诊,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控制发作,射频消融术能根治部分类型。
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摄氏度,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摄入,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若每周发作超过两次或伴随胸痛、晕厥,需尽快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夜间可以尝试瓦尔萨尔瓦动作缓解突发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