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但通过规范管理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干预、定期复查和并发症预防。
药物治疗方面,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预防链球菌感染,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呋塞米片减轻水肿。药物治疗需持续进行,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对于严重瓣膜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术或主动脉瓣成形术。手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但术后需终身抗凝治疗。术前需全面评估心功能,术后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预防血栓和出血并发症。
在生活干预上,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克以内。适度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每3-6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评估病情变化。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定期牙科检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任何有创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并发症预防方面,重点在于预防心力衰竭、房颤、血栓栓塞等问题。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警惕心衰加重。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的患者需定期检测INR值。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还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症状、用药和体征变化。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避免潮湿寒冷。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备好急救药物。外出时携带病情说明卡,注明所患疾病和常用药物。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