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有助于控制心率;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可预防血栓形成。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狭窄或手术前的过渡期,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是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瓣膜处扩张。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且瓣膜条件较好的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瓣膜功能及心律变化。
对于中重度狭窄或合并其他瓣膜病变者,可能需要进行二尖瓣修复术或置换术。生物瓣膜如牛心包瓣膜适用于老年患者,机械瓣膜如双叶机械瓣适合年轻患者但需终身抗凝。手术需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瓣膜病变程度综合评估。
心房颤动是常见并发症,可使用胺碘酮片控制心律;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需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肺动脉高压患者需联合使用西地那非片。所有药物均需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
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监测瓣膜功能及心功能变化。术后患者应坚持服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片,并定期检测凝血指标。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建议每3-6个月到心内科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咯血、晕厥等紧急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