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伴糜烂的养护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规律作息、情绪管理、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这种疾病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上腹隐痛、反酸和腹胀。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过冷过热的食物。每日少量多餐,每餐七分饱,减少胃肠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禁食腌制、烧烤类食品。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防止胃酸反流加重糜烂。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进餐时间固定,两餐间隔3-4小时。饭后30分钟进行温和活动如散步,促进胃肠蠕动。午休时保持半卧位,睡前3小时禁食。建立生物钟有助于胃黏膜修复节律。
长期焦虑紧张会加重胃酸分泌,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每日进行20分钟有氧运动如『八段锦』,促进内啡肽分泌。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降低胃黏膜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四联疗法。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定期复查胃镜评估糜烂愈合情况。
治疗初期每2-3个月复查胃镜,稳定后每半年随访。监测血红蛋白、便潜血等指标。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就诊时携带用药记录。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可预防疾病进展为萎缩性胃炎或异型增生。
养护期间注意戒烟限酒,冬季做好胃部保暖。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胃酸刺激,但糖尿病患者慎用。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合并贫血者可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建议学习腹式呼吸法,每日练习10分钟帮助改善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