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照顾新生儿时,需要特别注意防范高温、感染和脱水的风险。关键措施包括调控环境温湿度、科学喂养以及皮肤护理。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每天用温水为婴儿擦浴2-3次,并按需哺乳8-12次/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夏季应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使用空调时避免直接吹向婴儿,每隔两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婴儿床要远离窗户,选择纯棉透气的寝具并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外出时选择早晚凉爽时段,并确保婴儿车配备遮阳棚。
高温天气下增加哺乳频率很重要,母乳喂养每2小时一次,配方奶喂养则按照说明冲调。观察婴儿排尿次数,每天6-8次尿布湿润为正常。两次喂奶间可给予5-10毫升温水,但要避免过量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每次使用后对奶瓶进行煮沸消毒,母乳储存时间不超过4小时。
每日使用37℃温水给婴儿擦浴2-3次,特别是清洁颈部和腹股沟等褶皱部位。沐浴后涂抹无香料婴儿润肤露,在尿布区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霜。若出现痱子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蚊虫叮咬处用肥皂水清洗。每周修剪指甲一次,防止抓伤。
避免让婴儿接触感冒人群,照料者接触婴儿前必须洗手。如果婴儿出现发热(肛温≥38℃)、腹泻(水样便>3次/天)或皮肤脓疱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不宜洗澡,并密切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红肿现象。
建立规律作息对于夏季新生儿护理也很重要,记录每日喂养及排便情况。一旦发现嗜睡、拒奶、囟门凹陷等脱水症状,或者持续哭闹超过2小时,应及时带婴儿到儿科就诊。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确保婴儿每天有16-20小时的优质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