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急性肠胃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热敷腹部和静脉补液等方式进行治疗。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或应激反应等原因引起。
在胃炎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间,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若呕吐严重,可以短暂禁食4-6小时。
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次50-100毫升,每隔10-15分钟饮用一次。适量饮用温热的淡茶或苹果汁也有帮助,但应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腹泻。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可根据医生指导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细菌性胃肠炎,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则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
热敷腹部也是一种缓解方法,用约40℃的热水袋敷于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缓解胃肠痉挛和腹痛。注意温度以防止烫伤,婴幼儿及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此法。
对于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接受静脉补液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并监测电解质平衡。重度脱水可能需要住院观察治疗。
恢复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早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