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膝盖或脚踝的意外扭伤。遇到这种情况,首要措施是避免受伤部位承受重量,并迅速采取冷敷措施,可以利用医用冰袋、冰棍乃至冷水瓶,轻轻敷在肿胀的关节上。关于冷敷的具体时长,普遍认为应维持在24到48小时之间,但这个时间并非绝对,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实施冷敷时,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以防血管反射性扩张,可能加剧疼痛和肿胀。建议每日冷敷3至4次。传统观点认为,伤后前48小时内适宜冷敷,之后转为热敷,但实际上,这一转换时机应依据个人恢复状况灵活决定,当肿胀开始消退,疼痛减轻,关节皮肤重现皱褶,即标志着可以逐步过渡到热敷阶段。
面对扭伤,正确的处理步骤包括:及时就医,进行X光检查,并即刻开始冷敷治疗。冷敷能有效收缩血管,限制出血与渗液,延缓肿胀扩散,减轻痛感。尤其在扭伤后的首24小时内,及时冷敷极为关键,可有效控制肿胀形成。此外,合理使用外敷药物,特别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有助于加速肿胀消退和缓解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在肿胀明显减退之前,不宜过早改用热敷,一般建议至少在冷敷治疗两天后,视恢复情况考虑是否采用热敷。同时,抬高患部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