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橘子进入了盛产期,街头巷尾的水果店中弥漫着诱人的橘香。不少人享用橘子后,习惯将其果皮晒干用于泡茶或煲汤,但这一做法并不科学。那么,陈皮与新鲜橘皮有何区别呢?
为了确保水果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新鲜度,采摘后的橘子常会被浸泡在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保鲜液中。这些保鲜剂虽然不会渗透到果肉,但却会残留在橘皮表面,难以彻底清除。直接将这样的橘皮用于泡茶,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陈皮,又称橘子皮,源自芸香科橘树的成熟果实,需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干燥及特殊加工处理才能制成。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能起到理气、化痰、增进食欲的作用。正如其名所示,陈皮存放时间越久,其效用越佳,其制作周期至少需一年以上。
提及化痰燥湿,所用的是经处理的橘子皮,即陈皮。尽管新鲜橘皮与陈皮同出一源,它们的功效却大相径庭。相较于橘肉,橘皮性质更为燥热,直接食用易导致上火,且不具备药用价值。
此外,新鲜橘皮中富含挥发性芳香油,这类物质对消化系统可能产生较大影响,这也是为何有人用新鲜橘皮泡水饮用后,非但没有缓解症状,反而出现腹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