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时耳朵剧痛甚至穿孔需要立即停止飞行活动并尽快就医,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或鼓膜破裂等原因引起的。治疗方式包括止痛消炎和鼓膜修复等。
飞机快速升降过程中气压急剧变化可能导致中耳内外压力失衡,从而引发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可能会经历剧烈耳痛、耳鸣或听力下降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眩晕感。缓解疼痛可以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并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在严重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来抗炎。为了减轻症状,在飞行前可以通过咀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动作帮助咽鼓管开放。
气压差过大还可能导致鼓膜撕裂,表现为突发性的锐痛后听力迅速下降,部分人会感到耳内有气流声。遇到这种情况不应自行冲洗或掏耳,而应该用无菌棉球保护外耳道,并按照医生指导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防止感染。对于较大的穿孔,则可能需要进行鼓室成形术。直至穿孔完全愈合之前,应避免游泳或乘坐飞机等活动以减少气压变化带来的影响。
感冒或过敏时咽鼓管肿胀也会阻碍正常的压力调节,增加耳部受伤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感到耳朵持续闷胀不适,甚至发展成为渗出性中耳炎。可通过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收缩鼻腔黏膜,以及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如果计划乘飞机出行,建议提前半小时服用苯海拉明片减轻黏膜水肿状况。
慢性中耳炎或胆脂瘤患者更容易遭受气压性损伤,通常伴随着脓性分泌物的出现。首先需要清理耳道内的分泌物,然后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可能需要接受乳突根治手术。这类人群在搭乘飞机之前最好先咨询耳鼻喉科专家评估自身风险。
先天性咽鼓管狭窄或鼓室发育不良者更容易反复发作类似问题,可能需要长期佩戴专门设计的压力调节耳塞。急性期处理方法与其他类型相似,但缓解之后建议进行声导抗测试以评估咽鼓管功能状态,必要时可考虑实施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一旦发生耳痛及穿孔现象,应当立刻终止飞行行为,同时避免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恢复期内要保持耳道干燥清洁,睡觉时抬高头部有助于液体排出。饮食上推荐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黏膜充血状况。在接下来至少三个月里禁止潜水或从事高空作业,并定期通过耳内镜检查观察伤口愈合进展。出行前向专业医师咨询是否适合使用减充血剂,并学会在空中通过打哈欠、捏住鼻子吹气等方式主动调整耳内气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