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鼻腔冲洗、避免过敏原和定期复查。鼻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鼻息肉初期可通过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来控制炎症。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缓解过敏症状,严重时需短期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需持续3个月以上评估效果,约60%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
当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或堵塞鼻腔2/3以上时,建议进行鼻内镜手术。常见术式包括息肉切除术和鼻窦开放术,术后复发率约为15%-20%。手术适应症包括药物治疗无效、并发鼻窦炎、嗅觉丧失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
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减少炎性介质积累,推荐早晚各一次。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改善纤毛运动功能。配合药物治疗时,可提高30%的症状缓解率,尤其适合过敏体质患者。
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过敏原会加重黏膜水肿,应通过空气净化器、防螨寝具等措施减少接触。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进行过敏原检测,并针对性采取隔离措施,可降低40%的复发风险。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每3-6个月需进行鼻内镜检查以评估疗效。复发高危人群包括哮喘患者和阿司匹林不耐受体质者,这类人群需更密切随访。医生会根据息肉大小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鼻息肉患者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以稀释分泌物。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在花粉季节需减少户外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有助于减轻鼻腔充血,合并打鼾者建议进行睡眠监测。严格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草烟雾会显著加重黏膜炎症反应。